• 做文明徐州人 让城市更美好
  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潜心职教育英才 薪火相传谱华篇

2024-10-17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10-17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代表。

本报记者 马思为 邓璇

从故黄河边到丁万河畔,穿越六十载春秋的风雨洗礼,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物质匮乏之中艰难创业,于使命在肩之时砥砺前行,于民族复兴之际强化担当,历经百转千回,坚韧不拔,面对千辛万苦,矢志不渝,跨越重重难关,初心不改。

从徐州市轻化工职业学校到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校——徐州化工学校,再到首批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见证了时代沧桑巨变,历经创办、更名、迁址、停办和复校,在艰难磨砺中勇往直前、踔厉奋发。

60年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报国的初心未改,“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未改,“契合产业办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才”的培养理念未改,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9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书写出浓墨重彩的发展篇章。

加强顶层设计 赋能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新时代,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国情、省情、市情、校情,实施“12345”发展方略,锚定新一轮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和职业本科创建两大任务,加快推进“国内一流、海内外有影响的工业特色鲜明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创建步伐,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教探索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发出了徐州声音,贡献了江苏方案。

目前,学校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基地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研平台18个,是国家级职业教育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荣膺东部地区高职院校三大卓越榜单等国省级荣誉300余项。学校坚持“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政行企校”四方参与的理事会成员单位近1000家,与徐工集团、复星医药等共建9个产业学院,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牵头成立了3个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获批江苏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学校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四有”人才

一甲子岁月如歌,牢记使命续时代新篇。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面向人人、人人成才”教育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构建“三色工程、四类培养、五育融合、六能提升”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德、有技、有能、有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精化“三色工程”,培养明大德时代新人。学校实施“思想政治”本色工程,发挥立德树人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实施“道德品质”底色工程,制定《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行动方案》,建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工委—功能型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创新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实施“心理健康”增色工程,构建一体四维浸润式心理育人体系,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增强学生身心力量。

细化“四类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成才。整体设计教学活动,重构“基础+提升+强化”基础能力课程体系和四类融合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精细化分型分类培养,为学生提供适合的、符合意愿的现场工程师、未来工匠、升学深造和双创人才等四类成长成才路径。

深化“五育融合”,提升学生全面性素养。制定出台了《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五育融合”实施方案》,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进而深化“五育融合”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强化“六能提升”,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字素养、现场管理、沟通协作、国际化素养和实践创新等六大能力,将六大能力培养要求融入专业核心能力指标和课程设置当中,强化学生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近5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分别稳定在97%、80%以上,实现了高质量就业;留苏率、留徐率分别稳定在70%、35%左右,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被多地授予“高技能人才培养供给基地”,为本地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有力服务江苏“制造强省”战略。获国省级技能大赛奖57项,包括国家级金、银奖在内的创新创业奖28项;转本学生报考率和录取率同比增加100%,实现增值培养,家长学生满意度大幅提高。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引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如何培养出德才兼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校通过一系列举措,吹响了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号角。

一流的教师造就一流的教育,一流的教师培育一流的人才。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将“人才强校”确立为学校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积极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持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支撑。教师队伍建设的高质量,促进了学校事业发展的高质量。

立足“五金”建设,着眼“教学优”,增强教书育人能力。学校有“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6人,江苏省教学名师3人,黄炎培杰出教师奖1人,国家行业教学名师10人,六大人才高峰1人,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优秀教师)1人,江苏“最美教师”1人。

立足新产业、新技术、新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聚焦“技能优”,提升技术技能实力。学校有“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世界技能大赛化学实验室技术国家级教练团队”等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6个,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全国教材建设奖2项。

立足“有组织科研”,紧扣“科研优”,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学校大力推进科创融合,实行“团队+平台”捆绑计划,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优秀科技人才引领作用,对教师科研创新成果进行合理的定位与评价,以适应当前学校发展要求,鼓励教师加大科研创新产出,提高科研水平。学校获批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6人、“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9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家2项,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5项等多项荣誉。

木铎金声,滋兰树蕙。为了打造“师德高尚、名师引领、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推进“谋、引、育、用、留”全链条发力,落实做细“德技并修”“工院英才”“评价机制创新”等计划,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来”“走出去”发挥作用。

目前,学校共有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团队6个,“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占比超过85%,还有25名江苏省产业教授领衔的200余名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活跃在教学一线。师资力量不断充盈,突出贡献专家、名师名匠、优秀团队不断涌现,连续两年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

深化产教融合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学校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坚持“立足徐州、服务江苏”,打造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样板。

聚焦市域,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域产教联合体。学校牵头与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徐州经开区,以及世界500强企业——徐工集团共同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域产教联合体。作为江苏省首批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培育单位,秉承“四共建、三协同、二促进、一融合”的理念,积极构建政、行、企、校、网“五位一体”运行机制,协同推进人才培养、生产实践、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工作,助力徐州市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摇篮。

聚焦县域,打造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示范高地。针对县域高技能人才“不愿去,留不住”的痛点,学校与新沂市委市政府共建“新沂学院”,探索联合培养、当地就业的产、教、科融合培养、培训产业工人新范式,满足新沂经济开发区培育国家级、千亿级经济开发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精准服务县域产业发展的新沂学院项目”入选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聚焦龙头企业,打造跨区域产业高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校深化与复星医药、东方雨虹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在9个产业学院的基础上提档升级,不断深化实体化运行改革,积极引入行业、企业资本,共同打造支撑高端产业实习实训、社会培训、科技研发、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一体化发展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聚焦中小微企业,打造国家级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学校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园、省级大学生创业园等,围绕“智改数转”,不断加强平台内涵建设,重点打造“产业园示范引领、科技园创新驱动、创业园跟随成长”发展模式,为地方中小微企业提供教育培训、技术诊断、科技创新、人才供给等服务,持续释放平台的辐射效应,建成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与地方经济相生相伴,同生共长。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4个招生专业高度匹配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依托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研平台,打造出“苏橡培训”等培训金字招牌,每年为中小企业培训员工1万余人次,为中小微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创造经济效益1.5亿元,带动地方创业就业3000余人。

六秩积蕴,薪火相传!观照历史,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磨砺中牢记育人初心,在艰难中践行职教使命。

60年来,学校紧扣时代脉搏,把握发展机遇,与新中国的发展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频共振,在学校高质量发展征程上谱写了壮美篇章!先后入选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第一方阵。

壮志凌云展宏图,携手欢歌书新篇。面向未来,徐工职院人必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忘“自强、务实、协力、争先”的学院精神,朝着“国内一流、海内外有影响的工业特色鲜明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大踏步向前……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