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文明徐州人 让城市更美好
  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贾汪 > 正文

“一针一线”织出乡村振兴新亮点

2024-08-25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燕原斌
2024-08-25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村民们在一起赶制订单。本报记者 刘冰 摄

本报记者 张雷 通讯员 张艺馨 毕祥琨

一束彩线、一根钩针,十指配合、一戳一绕间就变成精美的手工艺品。范莉莉说,这样钩织出的手工艺品有点像她的创业之路,“最初,我只是把钩织当作一项爱好来学习,从未想过将来能够依靠这项技能谋生。现在,不需要出村庄,就能在‘家门口’实现自主就业。”

范莉莉,是贾汪区江庄镇竹园村手工钩织达人。去年以来,江庄镇竹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范莉莉当讲师,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成立了竹园村妇女钩织兴趣小组,开展钩织技能学习培训,带动更多女性实现“家门口”创业增收。

一针一线,织出了家门口灵活就业的新渠道,也织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新亮点。据悉,竹园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立足“固定用工+灵活作业+居家作业”的运营模式和“电商+直播+线下”的销售模式,以产业规划打造家门口创业就业平台,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径,以“指尖经济”带动经济增收,铺筑乡村振兴“幸福路”。

搭建村集体经济增收平台

钩织的“猫饼”“猫条”以及坐熊玩偶、各类挂件……走进竹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手工钩织工作室,村民们正在赶制小熊挂件订单,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飞针走线,一边拉着家常,欢声笑语不断。在竹园村就业创业成品展内,一件件精致逼真的手工钩织制品摆得满满当当。

“注意细心调整下针的插入角度,保持每次出针的节奏均匀一致。”范莉莉正在向前来学艺的本村村民张秀红手把手地教授钩织技能。随着钩针在她的指尖翻飞,不到半小时,一个精巧的坐熊钩织挂件就完成了。

“村里提供的这个平台很好,主要工作时间也灵活”“大家没事就聚在这里做做手工、拉拉家常,关系都亲近了”……这是竹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手工钩织工作室赋能女性创业就业的生动缩影。

“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在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要积极履行人大代表的社会责任,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工作,搭建妇女创业就业平台,带动富民强村,切切实实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在采访中,江庄镇人大代表、竹园村党支部书记崔永胜多次提到“创业平台”。创业平台意味着产品要变商品,平台才有持续“造血”的能力。

“依托村集体参与市场运作,我们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更有底气了。”范莉莉信心满满地说,自竹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手工钩织工作室成立以来,由最初的几人加入,到现在固定有30余人,竹园村党支部还会针对不同种类、不同材质款式的手工钩织工艺品开展培训活动,为广大女性就业创业“充电赋能”。

据崔永胜介绍,待熟练掌握钩织技能后,20分钟就能完成一件钩织工艺品,每人每天能做30个,收入100元,还能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家门口”托起稳稳的幸福

飞针走线间,在竹园村村民姜丽娟手中,坐熊玩偶已缝制好大半。“现在时间灵活自由,既能照顾家里老人,不耽误接送孩子,还能赚钱补贴家用。”对这个家门口的工作,姜丽娟很满意。

“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很多的手工艺品制作技巧,兴趣相同的姐妹在一起互相交流、说说笑笑,非常开心。”竹园村村民李淑英开心地说,“看着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一件件样式不同的工艺品,非常有成就感,同时还能增加一点收入。”

记者了解到,目前,竹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手工钩织工作室已开展钩编、电商、针织等各类培训30余场,助力竹园村及周边镇村的近50名妇女实现居家或就近灵活就业。

在“家门口”持续富民增收,在建强载体的同时,还要有清晰的产业规划。崔永胜表示,下一步,竹园村将重点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家门口”就业服务功能,壮大发展手工钩织产业服务点。在此基础上,结合贾汪区公共和商业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情况,常态化把手工钩织产品送进公园、商超、集市、车站等。此外,竹园村还将紧紧围绕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卧龙泉景区的旅游资源优势,推进手工钩织产品进入景区销售。持续聚焦直播带货,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将村民制作的钩织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依托钩织小产业,撬动乡村振兴大发展。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