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汪 续写转型发展大文章 交出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
||
|
||
|
||
|
||
|
||
|
||
|
||
|
||
|
||
|
◎文/本报全媒体记者 杨旭东
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孙井贤
通讯员 汪磊 郑在龙
贾汪区摄影家协会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后首次地方视察来到徐州市贾汪区。一年过去了,贾汪人依然沉浸在那激动的时刻。
总书记充分肯定贾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取得的成果,称赞贾汪转型实践做得好,现在是“真旺”了,并指出“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实践证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关键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贾汪52万矿区人民的殷殷深情,成为了推动贾汪新一轮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年来,贾汪全区坚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贾汪重要指示精神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为主旋律,以创建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为主抓手,以强烈的答卷意识高起点规划、高目标定位、高标准落实,苦干实干、砥砺前行,推动总书记视察贾汪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守护绿水青山,生态优势化为发展优势
“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总书记在视察贾汪时提出的重要论断,这是对贾汪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肯定,也为贾汪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守住生态底线,今年贾汪以最坚决最彻底最严格的措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整治、土壤深度治理。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今年以来全区关闭整治“散乱污”企业436家,推进东兴能源、龙山制焦等两家企业烟气深度治理和脱白改造,实施强盛煤气、腾达焦化搬迁转型,计划两年内转移关停4家焦化、5家钢铁铸造、3家煤电企业,消减焦炭产能490万吨、煤炭消耗700万吨,退出炼铁产能400万吨、炼钢产能335万吨。目前已关闭19家砖瓦厂、10家粉磨企业。
厚植生态优势。增绿护绿工程,持续向荒山进军,大力实施林相改造工程,完成成片造林2000亩,新建、更新及完善农田林网控制1.6万亩,新建绿化示范村5个,其中三化示范村2个;实施“碧水工程”,加快推进老不牢河和锦凤溪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全面启动镇级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完成7条农村河道疏浚;持续向采煤塌陷地进军,与中国矿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对贾汪区剩余约5.66万亩塌陷地进行统筹规划,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精准功能定位,科学编制“5+1”片区治理规划,实施月亮湖提升工程,确保明年再造一个“潘安湖”。
聚焦绿色发展,坚决摒弃跟随发展理念,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富民优势。贾汪坚持走“生态+”的路子,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依托徐贾新型工业化走廊,徐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区先进制造业主阵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形成新能源乘用车、装配式住宅结构、定制家具等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营商环境也要全国一流,为此贾汪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2330”改革和“111”政务服务畅通工程,推行企业投资项目一窗办理并联审批模式,对区级权限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实行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号管理、一网运行、一窗发证,实现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审批服务提速为30个工作日完成。建设三级联动为民政务服务体系。把镇、村为民服务中心纳入区为民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在各镇成立分中心,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网向镇、村的延伸,加强镇、村为民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各镇(街道)已确定服务事项数152项,梳理办事指南83项;村(社区)已确定服务事项数67项,已梳理办事指南数18项。预计年内将实现镇、村级政务服务事项江苏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
筑牢基层堡垒,一“马”当先引领百村争鸣
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马庄村30年来的发展历程证明,一个好的带头人对一个村的发展至关重要。为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今年贾汪区实行村书记届中调整区委考察审批制,突出政治标准,严把人选质量,20余名人选经镇党委推荐提名、区委组织部考察、区委审批走上村书记岗位。深入开展村(社区)“两委”成员背景审查,对全区700余名村(社区)“两委”成员逐一审查、从严处置,进一步净化基层干部队伍和基层政治生态。实行村干部集中坐班值班制度,121个村全部统一悬挂村干部坐班值班、去向公示牌。使用重激励,实施“一村一策”实绩考核,健全村书记退出机制,实绩考评排名末位的,初次降为副书记,连续两次免职,6名村书记因工作不力被调整,19名村书记因实绩考核未达到规定等次被降低考核报酬。
年轻人是农村未来的希望,贾汪区实施“育苗换代”工程,培育一批懂乡情、留得住、干得好的生力军,全区现已有“80后”本土村干部87人,占全区村干部的15.8%,其中“85后”35人、“90后”4人。一年中,连续举办4期“村书记论坛”,先进讲经验、后进挖根源,教员讲政策、部长评长短。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全区深入开展以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党内监督常态化为主要内容的“两化”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按照政治素质、组织生活、团结协作、作风形象、发展实绩五好标准,督促支部对照问题清单销号整改,持续推动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区村级运转经费平均51万元,确保村级组织高效运转,敞开办公场所,树国旗、亮党徽,建设文化礼堂、村史馆、红白理事会、休闲娱乐设施等,村综合服务中心成为党员群众最想去、最常去的地方。
总结马庄经验做法,不断优化丰富党建活动,使其始终成为基层党建的鲜亮“名片”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模范“样板”。全区注重放大马庄示范效应,总结推广“一强三带”工作法,先后培育小吴、榴园、竹园等基层示范点25个,建立农谷大道沿线党建示范带,在全区推行“党建+现代农业+精准扶贫”工作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联合党委,12个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标准,形成了“一马当先、百村争鸣”的生动局面。
劲吹文明乡风,“一枝独秀”簇成“春色满园”
这一年,来贾汪马庄参观的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发挥马庄村精神文明建设典型示范作用,今年全区在各个镇(街道)成立马庄乐团分团,授予8支基层文艺宣传队“新时代新思想宣传队”称号,组织编排了宣传党的十九大和总书记视察贾汪重要指示精神的节目,到各村巡回演出185场次。召开学习推广马庄经验现场会,开展巡讲展演,掀起看马庄、学马庄、做马庄活动热潮,耿集乡贤文化、小吴村移风易俗、磨石塘和竹园村田园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由马庄村“一枝独秀”变为“春色满园”。
11月初,贾汪区成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单位,为此制订完善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选择4个镇(街道)、24个村(社区)开展试点工作,全面铺开、重点打造,区、镇、村三级同步揭牌。根据农村所需、农民所盼,完善项目清单制度,实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埋单”,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活动。全区组建了8万人规模的区总队、镇分队、村小队三级志愿服务队伍。强化资源整合,有效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统筹使用、协同运行文明实践“五大平台”。并依托区级融媒体平台,建设网上文明实践中心,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互进。
文明实践中心坚持以新思想新理论全面统领各项工作,树立“基层工作+新思想”理念,扎实推进理论宣讲、道德提升、文化惠民、帮扶关爱、乡风涵育工程“五大工程”,建立起多层次、分众化、互动式的综合性平台支撑。制定文明乡风标准,规范村规民约,建成区镇村三级红白理事会网络,引导村民合理约定红白喜事消费标准、办事规模,耿集乡贤工作室、江庄“大老执”理事会经验在全市推广,并在全省新乡贤文化建设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提升城市软实力。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家庭亮户行”活动,评选表彰区级最美家庭10户、五好家庭10户,好婆婆11人,好媳妇11人,市级最美家庭3户,五好家庭2户,王秀英家庭获得省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人被评为徐州好人,孟庆喜同志被评为“中国好人”。
建设美丽乡村,文旅产业带动富民增收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内容,总书记视察贾汪指出: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因地制宜抓好谋划和落实。一年来,贾汪依托农谷大道和山水大道,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和精品民宿等特色产业,积极构建大运河现代都市农业长廊,让现代农业成为富民的产业。新改(扩)建设施农业面积1000亩以上,实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打好基础。投入财政资金2700万元,开发治理土地面积1.82万亩,推进丘陵山区开发项目,包括大洞山土盆林果观光基地1500亩、关口黄桃种植基地3000亩、卧龙泉生态观光园1000亩等。
马庄香包因为总书记的“捧场”畅销全国,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贾汪做大香包产业,在徐州工业园区建设能同时容纳2000余人制作香包的香包产业园,在马庄村建设香包文化大院,在各个板块组建香包专业合作社,实行企业化、专业化运作,让小香包变成富民大产业。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全区上下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百村整治、十村示范活动,对照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十条标准,逐项进行整治,确保在村级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处理等方面取得突破。重点打造了茱萸山街道磨石塘特色田园乡村,形成了“西有马庄,东有磨石塘”的格局。做强乡村旅游,推进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打响“全域旅游,贾汪真旺”的品牌,把贾汪真正建成徐州和淮海经济区的后花园和休闲胜地。
共享转型红利,陈旧矿区蝶变幸福家园
贾汪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为让广大群众共享生态转型带来的红利,贾汪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今年又研究制订《贾汪区2018年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科学排定2018年棚改计划,计划实施房屋征收项目20个片区,建筑面积224.45万平方米,涉及群众8498户,预计拆除净地7290.8亩。目前,已基本完成15个项目,约171万平方米,腾出建设用地5031.91亩。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工作。规范资金管理,制定了《2018年度贾汪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购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棚户区改造及安置房建设资金做到了“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积极与国开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联系,积极争取国家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支持,保障棚改资金需求。目前,全区在建安置房项目六个,总投资35.54亿元,建筑面积118.82万平方米。
2001年以前,全区约有5.4万人从事煤矿生产工作。煤矿关闭后,截至2017年12月,全区5.1万人已实现再就业。今年,贾汪区加大煤矿失业人员的跟踪服务力度,免费开展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35期,累计培训人员1200余名,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招聘会13场,提供就业岗位11000余个,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招聘信息1391余条,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目前已成功帮助煤矿失业人员实现就业2100人。贾汪区将依托各地劳动保障服务所继续做好煤矿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强化职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帮助煤矿失业人员尽早实现就业创业。
一年来,贾汪区委以高度的担当和坚定的决心,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贾汪重要指示精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开创了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后劲更足、特色优势充分释放的转型发展新路。今年1-3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65亿元、增长8.4%,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服务业增加值105.75亿元、增长9.7%,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47亿元、增长12.4%,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全区居民可支配收入19112元、增长9.2%,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41元、增长9.1%,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全区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2018年首次上榜“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和“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