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沃野换『金装』
本报记者 蔡思祥
寒露到,秋收忙。眼下,全市各地正扎实推进秋收各项任务,彭城大地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克服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不误农时抓生产。上半年夏粮生产已实现“三增”,眼下秋粮丰收在望,全年粮食产量有望继续保持在100亿斤以上,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打下坚实基础。
智能化种植 抓好田间管理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大头,眼下全市270万亩水稻将迎来丰收。
为了更好地促进水稻生长,新沂市依托“天地空”一体化农情智能监测技术助力田间管理,进行精准智能化种植。
在马陵山镇陈楼村一块稻田里,种植户李蒙打开手机App,1300亩水稻长势一目了然。李蒙说:“每到作物生长关键时期,我们用带有多光谱镜头的无人机给所有水稻‘拍片子’。拍出来的照片经过处理后,不同长势的水稻会用不同颜色的色块表示,绿色代表一类苗旺苗,红色代表三类苗弱苗。在同一片田里,因为土壤等因素导致稻苗生长存在差异,但这些情况在科技的帮助下我们都能精准发现。”
除了给水稻“拍片子”,农技人员还用可移动传感器给水稻“做化验”。经过数据分析,土壤的水分、酸碱度、养分盐分等指标便立即显示出来,稻田缺什么肥料一目了然。随后,这些数据与无人机的数据在系统中进行汇总,一份详细的稻田“体检报告”便生成了。农技人员杨钊说:“‘体检报告’出来后,智慧农业系统会综合考虑种植的品种、气象数据,再出具一份‘营养处方’,这些数据会指导农户准确选择肥料类型,控制无人植保机‘精准施肥’。针对不同长势的稻苗定制不同施肥量,一改以往‘大锅饭’式统一施肥模式。无人植保机在飞行过程中,还会根据系统指令随时调控肥料用量,在需要增加肥力的区域上空加大施肥量,从而达到弱苗促壮,壮苗防旺。”
杨钊告诉记者:“无人机一天可以完成700余亩的施肥任务,能抵30个工人。采用‘变量施肥’平均节省肥料15%以上。去年水稻亩产量1700斤,各项费用降低了,每亩地多收300余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秋粮丰收稳了。”
记者从新沂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目前,当地累计投入智慧农田建设资金7000万元,在粮食生产重点村镇建设了12个智慧农田示范点,智慧农田面积35万亩,示范点所采集的数据同步作用于周边近25万亩农田。
“目前,我们种植的徐稻、南粳系列收成还不错,接下来将扩大种植面积,力争来年继续丰收。”沛县种粮“老把式”贺莉对今年丰收信心满满。
“这类抗旱品种生育期短,比较节水,对今年粮食增产起到了很大作用。”贺莉说,“目前,我们培育的类似优良品种有十多个,接下来将测产比较、优中选优,确保来年还能增产。”
政策服务给力 解农户后顾之忧
秋粮作物中,玉米产量占一半以上。走进贾汪区金秋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李长山的玉米地,粗壮的秸秆上缀满果实。李长山笑着说:“今年夏种以来,遭遇了罕见旱情等不利天气,一定程度影响了秋熟作物的生长。但种粮支持政策给力,农技专家耐心指导,今年将实现高产。”
目前,玉米等各类秋粮作物陆续开始大面积收获。各地区各部门在加强政策支持的同时,积极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徐州,各地持续增强农民合作社组织服务能力,为农民提供托管代收等服务,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以前,粮食收获时最怕遇到坏天气,现在村里建起集粮食储存、烘干、机械服务于一体的农事服务综合平台,粮食可以及时烘干储存,再也不用担心了。”铜山区马坡镇和畅庄村种粮大户王银峰高兴地说,“以前自己也想建个仓储房,但苦于没有用地指标,现在村里有了,就不用考虑自建了。”和畅庄村农事服务综合平台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拥有烘干区、仓储区、机械存放区,由村里和种粮大户共同投资260万元建设,可以服务本村及周边近万亩粮田。目前,铜山新增粮食烘干仓储能力18000平方米,可为近8万亩粮食种植提供烘干、仓储服务,满足150多个粮食种植主体的农业设施用地需求。
为促进玉米单产提升、产量增长,今年以来,新沂市农业农村局多次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无人机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作业,通过科技手段助力田间管理,确保玉米丰产增收。在棋盘镇官沈村田间地头,技术人员将调配好的农药装入无人机的容器中,随着螺旋桨的一阵“嗡嗡”声,短短几分钟,无人机就完成了数亩玉米田的喷洒,整个过程快捷高效。今年夏季,官沈村共计播种玉米2000亩。有了无人机助力,田间作业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以前我们使用电动喷雾器,一个人配备一台机子,一天仅能喷洒10多亩地。现在使用无人机,一天能够喷洒几百亩地,而且施药效果要比人工好得多。”农技人员告诉记者。
“合作社的农机已完成了维修保养。”在棠张镇跃进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喻昕告诉记者,“除了合作社的地,我们还为周边农户提供从种到收的托管服务,接下来一段时间要忙了。”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革新和农业新型主体涌现,我市农业服务业蓬勃发展,已进入高速发展期。育种育苗、机耕机收、种植养殖等传统农业服务业快速增长,各种土壤修复服务、飞防服务等新型农业服务业快速推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农业服务业增加值达27.6亿元,可比增幅13.2%,增幅位列全省设区市第一。今年秋收,农业社会化服务将为农户解决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