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万家守光明
|
||
|
||
|
本报记者 王思恒 周翔宇
栉风沐雨,勇挑重担,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在全力推动经济建设中勇当先锋,冲锋在前,为重点项目建设的电力需求提供坚实保障。
披星戴月,岗位不离,于客户服务前线温情相伴,在电力保障一线持续拼搏,全心全力确保电网稳固,照亮每一户家庭的温馨夜晚。
秉持正道,守正创新,以改革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人员提质、技术攻关的累累战果,激活发展的一江春水。
…………
使命铭心,矢志不渝;扬帆竞渡,勇立潮头。自1950年国网徐州供电公司诞生起,便肩负起国家电网“西电东送”及华东电网“北电南供”的重任,74年来,持续为徐州市560万户电力客户筑起了稳定可靠的电力基石。
●电网建设 守护万家灯火
“徐州最早的输电线路——22千伏贾(汪)徐(州)线是在1942年竣工投运的。”国网徐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电网建设是国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它如同城市的血脉,承载着电力输送与分配的关键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电网的建设也在更新迭代。
1952年12月,贾徐线路由22千伏升压为35千伏运行,成为徐州电业系统第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
1978年5月1日,随着徐州发电厂的2台125兆瓦机组相继投产,徐州电网第一条220千伏徐(州)宿(迁)线投运。同年12月31日,江苏省第一条同杆架设的220千伏双回路双分裂导线徐(州)淮(安)线路投运,徐州电网输电能力大幅提升,开启向华东电网输送电力的新篇章。
华东电网的首条500千伏线路,是国家“六五”期间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最初的设计方案线路要经过铜山、睢宁2个县,20个乡。铜山大吴地区的拆迁补偿费用高达700多万元,且拆迁工作复杂艰巨,面对这个情况,500千伏工程筹建处综合组组长姚桂武经过细致考量,提出了一个优化方案。他建议微调线路路径,避开拆迁难度大的区域,以期减少成本并提高效率。
这一建议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与支持。经过重新勘察与规划,新方案成功绕开了多个大型拆迁项目,显著降低了拆迁难度。更令人欣喜的是,新线路的总长度还缩短了约70米,直接节省了近1000万元的费用。此外,该方案还前瞻性地预留了两条500千伏线路的通道空间,为后续电网扩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了规划的前瞻性和灵活性。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作为华东地区电力传输的坚实后盾,屡创佳绩。早在2001年,便建成了当时亚洲之最的固定式串联电容补偿装置——三堡500千伏变电站,这一成就标志着电力技术的一大飞跃。2003年,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再次引领行业,成功完成了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力串补设备的首次检修任务,彰显了其专业实力和技术水平。
步入2021年,国网徐州供电公司继续深化电网建设,黄集500千伏变电站完成了从220千伏到500千伏的升级蜕变。这一改造不仅增强了电网的骨架,更让黄集变电站与任庄、三堡两座变电站紧密相连,构建起苏北地区首个500千伏环网供电系统。这一环网的建立,不仅为徐州地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电力防线,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对电网的威胁,还极大地提升了电力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共进
高站位引领,明方向前行。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党委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坚定不移地扮演着“电力先行官”的角色。将“以党建促发展”视为工作的灵魂,紧密围绕电网建设的主战场,主动融入徐州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发展大局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电力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的深刻内涵。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各党支部、各个党员岗位以及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在地区营商环境优化、经济转型升级等关键领域,国网徐州供电公司与政府紧密合作,党群心手相连,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共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创新了党建网格化管理机制,探索“党支部统筹管网、党员责任区分格负责、党员示范岗服务到点”管理模式,党委成员和党员干部“一对一”服务徐州市230个重大产业项目,“一企一策”服务鑫晶半导体、徐工特种起重机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支撑徐钢集团整合新建等37个产能升级项目落地,助推徐州“五大行业”优化转型,其中1个清洁供暖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典型案例库。
除此之外,36支共产党员联合攻关队精心构建配电网网格化运维体系,提前开展“主动抢修”,组织实施配电网“不停电”施工检修作业1万余次,贴心主动的服务获得了企业与群众的一致肯定。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征程中,国网徐州供电公司不仅在全省首批实现了政电信息互通,使企业能够“一证办电”、个人享受“零证办电”,还全面推行了全生命周期用电服务管理,积极推广“网上国网”线上办电服务。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徐州真旺”共产党员服务队以“徐州真旺 电暖城乡”为理念,倾力对接贾汪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百姓家门口的电力服务站”、“移动电力营业厅”等创新举措,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赞誉。
在脱贫攻坚的决战时刻,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主动与经济薄弱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投身172个农村集中居住区配套电力设施项目,打造农村电气化项目700余个,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电力扶贫,点亮希望”的深刻内涵。
党旗红,国网绿,共绘发展新篇章,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舞台上,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党委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们通过“一对一”服务重大产业项目、“一企一策”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式,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为徐州树立新发展理念区域典范并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支撑。
●与时俱进 驱动科技创新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能源转型和智能电网建设的号召,将数智转型与改革创新作为企业扬帆起航的核心引擎,不断探索与实践。
“现在,只需轻轻一点,复杂的操作便能瞬间完成。”国网徐州供电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成功实现了15座变电站的“一键顺控”操作替代,这一变革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更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同时,国网徐州供电公司构建的“光缆一张图”系统,如同一张精密的神经网络图,实现了全域光缆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截至目前,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已完成省内首套10千伏移相器示范应用。2家县公司分获国网“配网无人机自主巡检示范区”“施工转型升级行动百强县”荣誉称号。
近年来,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始终将数值改革与改革创新视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跨越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上发力。
2024年5月8日,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发布国网公司首个低空作业技术品牌“领航者”。“领航者”是国网徐州供电公司依托产业单位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品牌,自2019年第一代面世以来,已完成第五代升级,无人机搭载电力专用机载芯片及定制算法系统,广泛应用于输变配协同巡检、基建安全管控等领域。
国网系统首款电力施工安全管控无人机由“领航者”品牌推出,其凭借搭载的专用机载芯片及定制算法系统,可现场自动识别和追踪违章行为,通过高清喊话器向作业人员发出警示,将安全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
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国网徐州供电公司更是下足了功夫。编制实施了重点科技成果培育三年规划,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同时,省公司数据主人制试点任务高质量完成。这也标志着企业在数据治理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国网徐州供电公司的数智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国网徐州供电公司积极与外部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和研究工作。目前,“一张图”“无人机”等创新成果已形成省市联动、可持续申奖的良好态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收益也达到了惊人的150%。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不仅证明了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更为他们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近年来,国网徐州供电公司编制发布了电力行业首个新型配电网碳减排评价标准,为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成功落地了国网机械化施工科技项目1项,自主研发并推广应用了“智能跨越架”等创新成果,为电网的建设和运维提供了更加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
在此基础上,国网徐州供电公司还牵头申报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并获批立项,3项成果入选中国能源研究会高价值专利(技术)成果,2项成果分获省公司专利二、三等奖。
“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不断推动数智转型和改革创新向更高水平迈进。”国网徐州供电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将继续以数智转型和改革创新为引擎,为能源转型和智能电网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社会担当 照亮希望之路
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国网徐州供电公司也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公司员工在各种灾险面前都表现出了坚定的社会担当。
2008年5月13日的黄昏时分,徐州电力医院心血管内科的资深护士长杜长华刚刚套上围裙准备做饭,一通紧急电话突然响起,召唤她即刻加入前往汶川抗震救灾的医疗队伍。杜长华得知后没有丝毫犹豫,放下手中的活,匆匆赶往医院集合。
此次出征的江苏分队抗震救灾医疗队,汇聚了徐州电力医院最为出色的85名医护人员,由院长王金平挂帅。5月14日凌晨两点,他们带着对生命的尊重与救死扶伤的使命,踏上了前往灾区的征途。
进入灾区,救援队多次遭遇飞石险情,每一次都让人心悬一线,凭借着团队的默契与坚韧,医护人员们幸运地一一化险为夷。抵达灾区后,眼前的画面令人震撼:一边是满含恐惧,怀着对故乡不舍向外撤离的受灾民众,另一边则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解放军战士与医护人员。
紫坪坝,作为震中映秀镇的生命线,成为当时唯一通往外界的疏散通道。徐州电力医院的救援队伍负责在此搜救和消杀。
“当时有几位解放军战士,他们的脚掌被尖锐的钉子穿透了,经过简单地冲洗与消毒,就毅然决然地重返救援一线继续战斗了。”杜长华说,“十多年过去了,那一幕我至今难忘。”解放军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生命防线的壮举,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救援队员。
时间就是生命,在灾区得到了最具体的展现。争分夺秒的救援,牵动着无数颗焦急的心。为了及时救治伤员,救援队迅速搭建起野战医院,起初因余震威胁,病床露天安置。而后,随着雨季的到来,医院转移至室内,确保伤员得到妥善安置。至于救援队员们,他们则挤在狭窄的通铺上,侧身而眠。
“我们当时先后去过都江堰、梓潼、北川、绵阳、江油、安县、映秀等灾区。”杜长华和队友并肩协力,共医疗救助3762人次、入户访视246户、指导防病防疫1194人次、健康宣传教育1355人次、消毒人数2175人次、消杀面积102170多平方米。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滋养,而回馈社会、造福百姓则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国网徐州供电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道。担当社会责任,他们一直在路上。在这次救援之前,浙江金华丽水发生冰雪灾害,他们很快就组织了徐州送变电有限公司的120人,带上器材物资,赶赴浙江抗冰抢险。
在海拔700多米的龚山村驻扎,睡在铺板上,抢修三座高达30多米高的500千伏铁塔……艰巨的任务需要齐心协力,每天晚上,大家都开动脑筋、热烈讨论,确定第二天工作的作业面、步骤、风险点。正是这样的精心配合,让作业指导书和现场实际严丝合缝。
“施工最难的一段,要跨越两个悬崖。因山林茂密,导引线不能用传统的轻质绝缘线,必须用钢丝牵引。先下山,再绕路上山,一共1000多米的路,我们走了5个小时。”时任徐州送变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祖勇回忆说,“当时,我们20多个人一起扛着1800多斤的钢丝线,每个人的肩膀上绕了几圈,像一条长龙。前面有人开路指挥,中间有人调整节奏,后边有人用对讲机报告情况。”
徐州市救援工作者和省内各市的同事们并肩作战,江苏抢修队成为了援浙队伍中第一个拆除旧塔的团队。
数十年来,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构建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现代电网体系。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同时,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在未来,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将继续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