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文明徐州人 让城市更美好
  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领略山水彭城的别样风情

2024-09-23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9-23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专家学者欣赏汉俑并拍照留念。 本报记者 张焕钰 摄
陈春勇用毛笔勾画印章。

本报记者 张焕钰

9月19日,来自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和民建江苏省委会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徐州,探寻两汉文化瑰宝,领略山水彭城的别样风情。

徐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学者们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徐州汉文化景区、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等地,穿越时空,触摸古老的历史脉搏。

被两汉文化瑰宝折服

徐州汉文化景区仿佛一部鲜活的汉代历史画卷,缓缓展开在专家学者们的眼前。汉兵马俑虽不及秦俑那般高大威猛,但却独具神韵。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神情肃穆,仿佛在守卫主人的陵寝;有的面带微笑,似乎在回忆往昔的荣耀。专家们驻足观赏,细细品味着这些陶俑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

人群中可以不时听到专家学者的感慨:“汉兵马俑为我们研究汉代的军事、政治、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保护。”

狮子山楚王陵气势恢宏,工程浩大。陵墓中出土金、银、铜、铁、玉、陶等各类珍贵文物2000余件/套,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陵墓中出土的玉器、青铜器等精美文物,令专家们叹为观止。

在收藏2万余件文物的徐州博物馆,专家们近距离观看了镇馆之宝金缕玉衣、巧夺天工的S型玉龙佩等国家一级文物。尽管时光流转,已经数千年过后,专家学者们仍为汉代鲜衣怒马的奢侈生活震惊不已。

“全国金缕玉衣共有5件,可是这一件,却是目前为止最为难得的一件金缕玉衣。太美了!”细腻的玉片,在灯光的映照下仍闪烁着温润的光泽。精致的金丝,散发着神秘、奢华的气息。专家们围观这件长176厘米、编缀金丝重1576克、玉片4248枚的金缕玉衣,久久不愿离去,在展柜前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交流着,仿佛开启了一场小型文物鉴赏“盛会”。

被石上画卷圈粉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一座珍藏着汉代艺术瑰宝的殿堂。这里的汉画像石,以其丰富的题材、精湛的雕刻技艺,让专家学者们为之倾倒。

一幅幅汉画像石,犹如一部部无声的史诗,记录着汉代的社会生活、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其中,有描绘宴饮歌舞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汉代贵族的奢华生活;有刻画神话传说的画面,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还有表现劳动生产的情景,反映了汉代百姓的勤劳与智慧。

“震撼,印象最深的当属这个画像砖,它描绘的生活场景,是活化的汉代。徐州有足够的底蕴向世界展示,希望更多文物、遗址的注释中可以加上英文,让徐州的历史文化真正走向世界。”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安庭赞叹道。

专家们还对汉画像石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汉画像石的雕刻技艺精湛,线条流畅,表现力强,充分体现了汉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艺术创造力。

“路过徐州很多次,一直期盼实地考察体验。这里的汉画像石是一个具有完整体系的艺术瑰宝,军事、文化、娱乐、神话、生活等方方面面题材皆有呈现。尤其是车马出行图,让我深感不虚此行。”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画院常务副院长曹郁表示。

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北馆,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春勇颇有感触,他在现场即兴挥毫泼墨,为徐州作画两幅。尤其是一幅“柿柿如意”,画中柿子圆润饱满,色泽鲜艳。陈春勇此次没有随身带印章,便亲手画上自己的印章。一笔一画,皆是他对徐州的深情与祝福。

被魅力彭城倾倒

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是徐州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完美融合。这里保留着古老的建筑风貌,同时又充满了现代的生活气息。

傍晚时分,专家们漫步回龙窝街区。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街区内的店铺琳琅满目,传统的手工艺品店、特色小吃店应有尽有;充满文艺气息的咖啡馆、书店,古老与现代交织,传统与时尚碰撞,文商旅在这里融合发展。

此行,专家学者们不仅感受了徐州两汉文化瑰宝,同时也被徐州的文创产品所吸引。

在售卖文创产品的商店内,专家们饶有兴致地欣赏着精美的文创产品、手工艺品。对于专家学者们来说,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是一种纪念品,更是对徐州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新。

在一把写有“办肆”字样的折扇前,他们纷纷驻足。“办肆”是徐州标志性的方言,意为“惬意”,代表着一种点赞。专家们一人一句徐州话,学说这个充满地域特色的词汇,一句句徐州话和笑声交织在一起,好不快乐。

“徐州的文创,无论从品质、设计,还是对于文化的转化,都做得非常出色。”专家们也爱徐州文创,从安庭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来。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徐州可以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将如此灿烂的历史文明传播到更广阔的天地。今天,领略徐州的厚重底蕴以及徐州人民顽强的精神后,我有感而发,作画两幅。祝福徐州人民的生活永远幸福美满、事事如意。”陈春勇说道。

“找机会再来,多住几天,详细看看。”这是游览结束后,很多专家共同的心声。

借古建今,以文化人,让历史遗址鲜活重生,让中华文脉在生活中接续,让多彩徐州走向世界,这是此行学者们殷切的期望和中肯而深刻的建议。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