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文明徐州人 让城市更美好
  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邳州 > 正文

养蚂蟥走出特色『蛭』富路

2024-09-06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9-06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于洪涛

水蛭,又称蚂蟥,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采取人工养殖。在邳州市邹庄镇丁滩村,返乡能人赵重生就靠养殖蚂蟥,走出一条特色“蛭”富路。

9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丁滩村蚂蟥养殖基地,看到一排排20多米长的温室大棚排列整齐,棚内蓄水池里,一尾尾像小拇指粗的蚂蟥栖息在水池边缘,池内水面漂浮睡莲、水草等植物。赵重生说:“以前蚂蟥价格大概在150元/斤,利润很可观的。今年受市场波动影响,一斤只能卖70元左右。成熟的蚂蟥重量在20克到25克之间,一尾能卖2~3元。”

当记者问赵重生是如何想到养殖蚂蟥来挣钱时,他打开了话匣子。

2010年前后,赵重生三兄妹先后到南京做生意,承包了近百亩土地种植蔬菜,雇了十多个工人干活,生意做得风生水起。3年前,赵重生的父母先后生病,让他萌生回老家的念头。可自己只会种菜,回家能干啥呢?

赵重生开始上网查阅资料,从朋友圈了解创业项目。一次和表哥通话时,赵重生偶然获得一个信息:表哥逮了3尾蚂蟥卖了10块钱。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正在四处寻找创业项目的赵重生顿时有了想法:是不是可以养殖蚂蟥来赚钱?

了解得知,蚂蟥是心脑血管疾病药的主要原材料,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也高。对别人来说头皮发麻的“吸血虫”,在赵重生眼里成了能换钱的“蟥”金。

2020年底,赵重生带着养“蟥”金的梦想回到家乡,利用自家的土地,建设蚂蟥养殖基地,先后投入20多万元,建起两个温室大棚,从苏州购买种苗,从山东购买饲料,开始养殖蚂蟥。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养殖的蚂蟥在一个月内损失近七成,这让赵重生很是心疼:“因为对蚂蟥习性不了解,导致蚂蟥经常生病,造成了很大损失。”

为了了解蚂蟥的习性,赵重生主动走出去,先后去武汉、扬州、淮北拜师,学习蚂蟥养殖经验。回来后,赵重生着手对蚂蟥养殖技术进行改良重点改善养殖的水质条件。他在每个养殖池内配备活水滴灌设备,种养易存活且净化效果好的睡莲、水草、鱼苗,放置供蚂蟥休息的泡沫板等,池内水质生态有效实现了平衡,减少了蚂蟥养殖过程中病害的发生。

养蚂蟥没有经验可借鉴,同行之间更是很少交流,全靠自己一点点摸索总结。心思细腻的赵重生把拜师学来的经验和自己试验的成果写成笔记:蚂蟥得了肠炎怎么治?蚂蟥倒挂金钩怎么办?蚂蟥不成团吃什么药?在防治蚂蟥病害方面,赵重生已经成为圈内有名的蚂蟥养殖专家。

2023年,蚂蟥养殖走上了正轨,养殖技术也相对成熟,赵重生又投入50万元,新建了5个大棚,养殖基地面积扩大到10多亩,生意开始蒸蒸日上。

随着养殖面积的增大,养蚂蟥的成本也在成倍地增长:7个大棚的蚂蟥每天要消耗2000块钱的饲料。而蚂蟥吃的饲料,就是鲜活的螺蛳。为了保障饲料的鲜活,赵重生每周都要去山东购买活螺蛳,有时还需要购买浮螺和小螺蛳,并统一养在池内,根据蚂蟥饵料需求适时投喂。

“许多人都不太相信,这么小的蚂蟥能吃那么多螺蛳!我每天要喂100多斤螺蛳,蚂蟥一天就要吃掉近2000块钱。”赵重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水池有近2500尾蚂蟥,一个大棚有5个水池,7个大棚就有近10万尾蚂蟥,所以饲料消耗量很大,养殖成本高。

按惯例,每平方米水池的蚂蟥产量应该在两斤以上,每个大棚一年纯利润在3至5万元。赵重生自豪地告诉记者:“我养殖的蚂蟥个头大、品种好,价格会稍高些,目前已经全部被武汉客商提前预订,再等十几天,对方就会来收货。”

良好的市场效益,更加坚定了赵重生养殖蚂蟥的信心。最近,他又在大棚旁边搭了几个小水池,开始琢磨蚂蟥的育苗技术,尽快掌握养殖全产业链,进一步把蚂蟥养殖做大做强。

“如果育苗成功了,不但能节省10多万元的购苗成本,还能低成本带动周边村民养殖,共同致富。”赵重生如是说。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