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挖掘博物馆馆藏资源,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

2024-05-17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鲍彤
2024-05-17  中国徐州网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5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旨在强调博物馆不可替代的的育人价值及教育功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一件文物承载的就是一段厚重的历史。各地博物馆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注重文物价值挖掘阐释,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博物馆教育在社会教育系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者杜威说:学校教育与图书馆教育是大众教育的两大组成部分,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图书馆教育,是不完整的。”博物馆为不同群体提供了平等的学习平台和精神食粮,是人们实现终身学习的理想场所,文教结合的双重属性也让它逐渐成为青少年课余生活的“第二课堂”。

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教育模式应是丰富多样的。长期以来,许多博物馆形成了以讲解员解说为主的单一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激发观众的学习兴趣。而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采取多元化、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各自优势策划推出高质量主题展览,合作研发一系列可亲可爱的文创产品增强互动体验,充分调动观众的积极性,观众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研究,更加深刻地感受和领悟历史文化

科技设施的日益完备,为博物馆教育开创更加广阔的传播空间。三星堆博物馆运用AI修复技术、三维数据和多媒体手段,全面反映三星堆百年考古的恢宏历程;天津博物馆精心打造的数字展区则以中央区域环绕型屏幕为主,辅以裸眼3D,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欣赏古字画的魅力;河南商丘博物馆通过数字化改造和全息技术,让大量的馆藏文物跳出展柜,立体呈现在观众面前。博物馆利用科技手段赋能文物资源,激活了传统文化,也激活了人们心灵深处的传统文化基因,让社会公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博物馆充分挖掘馆藏资源,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功能,成为博物馆教育发展的另一着力点博物馆通过馆校合作、临时展览、社教活动、学术讲座、志愿服务等多种途径,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满足不同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度接触并长久受益于博物馆的教育资源。

博物馆是阅读历史的重要视角,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是青少年学生的“第二课堂”。经过岁月洗礼的文物古迹展现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通过不断挖掘馆藏资源和完善教育形式,博物馆教育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吴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