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尽所“能”携手同行 厚植绿色低碳新文明风尚
5月13日,2024年第34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湖北武汉举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中央部委,全国各地区节能主管部门,湖北省有关部门,有关机构和行业协会,共聚东湖之滨,见证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5月14日央视网)
一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如约而至。今年节能宣传周期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将陆续开展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行动、全国低碳日、公共机构节能降碳专题活动、绿色低碳生活、全国节能宣传周进校园、全国节能宣传周进家庭等活动,并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的宣传活动,引导全民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共同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降碳的良好氛围。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以更大力度实施节能降耗,不断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不仅有助于缓解能源供应保障压力,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较快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可避免透支未来的战略资源、环境空间和发展潜力。新时代十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降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绿色生产深刻变革,绿色消费方兴未艾,低碳节能蔚然成风,生态环保融入日常,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显示,新时代以来,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加速推进,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历史性突破50%,煤炭消费比重年均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约27%,降幅超过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作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迅速的国家之一,为加快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节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明显加快,能源消费增速放缓,资源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逐渐衰减。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刚性增长,能源资源约束依然突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节能减排依然形势严峻。党的二十大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节能降碳对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更加凸显。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需要以更大决心,用更大气力,采取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实将节能降碳工作推向深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节能降碳重在实践、贵在行动。“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节能降耗、绿色低碳,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就单位而言,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理念,并贯穿于日常运营管理中,坚持“低碳办公、绿色运营”,例如提倡双面打印、科学合理使用电脑、进行会议碳中和等,从办公用水、用电、用纸等方面多管齐下,有效降低办公能耗。就个体来说,应在日常衣食住行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带头学习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政策,了解、接受、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节约能源、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意识,养成绿色办公、低碳生活的好习惯,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人,引导更多人主动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中来,让绿色、低碳生活走进千家万户,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