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家门口”的养老服务,让幸福触手可及
本报记者 刘玉慧
打造老年中心厨房,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开办社区老年大学……在徐州,各种贴心的养老服务已经送到了“家门口”。
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近年来,徐州稳步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工作,着力提升养老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让老年人在家中、在社区就能享受到多元、精细的服务。
社区里的食堂
临近中午,徐州经开区金山桥街道石桥社区“睦邻食堂”飘出阵阵饭香。在温馨舒适的环境内,前来吃饭的老人们依次排队取餐、落座,大家边吃边聊,十分热闹。“社区里有了食堂,吃饭方便多了。”“价格很实惠,几块钱就能吃得又饱又好。”“菜品少油少盐,很符合我们老年人的胃口。”……正在用餐的老人们对“睦邻食堂”赞不绝口。
按市民政局统一部署,徐州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志愿做一点”等多种方式开展老年助餐工作。在石桥社区“睦邻食堂”,60岁以上的老人每餐花费5元,70岁以上的老人每餐花费4元便可享受“四菜一汤”。
“食堂已为500余名老年人办理了就餐卡,每天出餐80余份。”石桥社区党委委员李琳琳介绍,“睦邻食堂”每周一至周六中午供应午饭,不仅提供堂食,还能把饭菜配送到附近社区助餐点,满足更多老年人需求。
80岁的李明栋老人是“睦邻食堂”的常客。“走几步路就能到这里,饭菜荤素搭配有营养,别提多方便了。”李明栋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后再也不用为做饭发愁了。
小小食堂,不仅留住了老人们的胃,更温暖着他们的心。“睦邻食堂”的楼上就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图书室、书画室、影音播放室等各类功能区域一应俱全。李琳琳介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天开放,老人们可以在这里练书法、阅览、打牌等,社区也会开展各种适合老年人的活动。
温馨舒适的环境、营养实惠的饭菜、贴心周到的服务……在徐州,像“睦邻食堂”一样的老年食堂很常见。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老年中央厨房50个,老年助餐点486个,今年以来已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61.32万人次。
送上门的服务
居住环境是否舒适,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徐州自2018年起推进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先后对万余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2023年,徐州获批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获批资金总额3773万元,重点支持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进一步把养老服务“嵌入到家”。
一张设置在自家卧室的家庭养老床位,让云龙区子房街道津浦花园小区居民雷玉光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床能调节高度,两边还有扶手,起床方便多了。”雷玉光今年85岁,因几年前摔了一跤,行动有些不便。今年年初,云龙区民政局为其家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不仅为他换上了护理床,还配备了吸顶灯、马桶、便携式扶手等适老化产品,极大地提高了他和老伴居家生活的舒适度。
雷玉光家的改造由徐州社康养老产业(集团)公司负责,该公司养老事业部陈琛介绍,他们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组建专业评估人员、施工人员,进行实地走访评估,充分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行动轨迹等情况,为老年人量身定制改造方案。“改造完成后,我们还会进行回访,确保适老化设施真正为老年人提供便利。”
居家养老的幸福,还不止这些。“大爷,我来帮您打扫卫生,您有什么需求都可以直接说。”每周,徐州社康养老产业(集团)公司的养老护理员都会按照约定的时间上门,为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打扫卫生、料理家务。
如今在徐州,坐在家里等着享受居室清洁、物品清理、精神慰藉、代办服务等居家养老服务,对于老人来说早已不是新鲜事。去年,政府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上门服务达45.66万人次,为老人的居家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家门口的学校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市共建有老年大学13所,以各种形式参与学习的老年人超过48万人。市、县两级老年大学还通过建立分校和教育网点向街道、社区辐射,满足老年人多元学习需求。
4月9日,吃过早饭后,66岁的徐平简单收拾了一下,然后慢悠悠地走出家门,5分钟后,他就到达了“学校”——泉山区翟山街道管道社区老年大学。“出家门就能上老年大学,真是太方便了。”今年,徐平又继续报名了手机摄影课,他深有感触地说,“退休以后,经常感到无所事事,自从上了老年大学,不仅学到了很多摄影技巧,还结识到不少朋友。”
和徐平一样,64岁的付小平也是手机摄影班的一员。此前,她还参加过时尚走秀、太极拳等课程,是老年大学的老学员。“老师教得好,我们的学习热情也很高,现在我都成手机拍照‘达人’了,带孙子出去玩都是我来拍照。”付小平自豪地向记者分享。
“办在家门口的老年大学为社区里的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既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他们的社交圈。”管道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孝明介绍,管道社区老年大学每年分为两个学期,分别在3月1日和9月1日开学,今年开设了22个教学班,涵盖手机摄影、绘画、书法、声乐、瑜伽等20门课程,共招收学员600余人次。
“老年人需要什么,我们的课程就设置什么。”管道社区老年大学副校长、手机摄影班老师王彩凤告诉记者,老师们会充分考虑老年人接受能力,讲解课程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尽可能让老年人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充实他们的晚年生活。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