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出村入城,智慧冷链实现一路保“鲜”
本报记者 蔡思祥
从田间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如今,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冲破地域、季节限制,出村进城,一路保“鲜”。这不仅得益于农业生产的日益专业化,更离不开江苏徐州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保驾护航。
果香也怕路途远。冷链物流持续扩展延伸有利于徐州农业长效稳健发展,也为擦亮“农香徐来”品牌,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创造了更多可能。
打通农产品流通的“最先一公里”
没有冷库,就只能看着鲜美的农产品慢慢变坏、价值归零。那么,冷链物流何以持续扩展农业产业链?位于睢宁县双沟镇的亚太冷国际供应链项目给出了有力回答。
在全球享有300多个基地、近3000万立方米冷库等国际顶尖冷链资源的国际冷链运营商——亚太冷(徐州)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在徐州空港投资建设的徐州空港冷链物流中心启用后,全力打造成淮海地区规模大、功能全、辐射广的冷链智能物流中心。
近日,记者走进亚太冷徐州空港冷链物流中心,不少冷藏厢式货车前来转运物品,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我们的冷冻库温度可低至零下18℃,除了存储肉制品、冰激凌等,睢宁本地的梨、苹果、毛豆等也在这里储存,储存量近3万吨。睢宁的农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据了解,该冷链物流中心总建筑面积63000平方米,年仓储吞吐能力42万余吨,拥有110台温控冷藏车,以徐州空港冷链物流中心为龙头,以睢宁县各乡镇32万立方米的冷库为支点,全面系统整合15家冷库资源初步建成冷链网络云仓,全面构建从“最前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全链条冷链物流体系,通过“引进来”进境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水果、冷藏食品、药品以及精密电子元器件,利用冷链物流网络化运输,为本地特色农副产品、速冻加工食品“走出去”提供冷藏、加工、集运、交易等多元化服务。
为冷库装上数字大脑
“近年来,铜山区以国家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为契机,按照‘一核一环多基地’的冷链物流总体布局,以数字化手段赋能传统农产品流通,于2022年携手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成冷藏保鲜设施数字化服务平台,依托日益成熟的信息化及智能化技术,为冷链运输、分拨配送、仓储服务、冷藏加工等业务一体化运作提供平台支撑。项目获评国家2023年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松松介绍。
“一套设备”实现冷链设施监测预警一体化,针对农产品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对冷库、冷藏车安装温湿度监测设备、车辆定位设备,可视频监控冷链仓库情况。当前物联网设备已经覆盖冷库30个、冷藏车10辆,可实时监测冷库的运行状态。平台具备报警引擎功能,对整个监测过程的温湿度、时间、位置数据进行报警规则配置,通过三色预警,提醒管理人员进行冷库检修,提高实时性与工作效率。实现冷链各环节全景可视化。基于GIS地图将铜山区规模冷库信息全部“上图入库”,直观显示每个经营主体的地理位置信息,绘制形成铜山冷链设施“一张云图”,实现上图查库容、上图管设备、上图找主体。与相关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平台对接,获取各大农贸市场重要农产品的每日价格行情、价格指数等数据,通过建立模型、挖掘分析、可视化展示,推送农产品价格行情信息,为错峰销售提供行情依据。
在冷库共享对接渠道方面,铜山区还建立“铜农鲜”App,使冷库租赁“活起来”,提高产地源头冷链物流设施综合利用效率,打破冷库经营主体和农户、采购商之间信息匹配壁垒,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主体参与”的模式,有效打通了农产品流通的“最先一公里”。通过视频监测实现对货物储存情况分析管理,利用大数据算法智能分析冷库空载、满载状态,判定冷库的空闲情况,为冷库业主提供冷库共享、便捷管理功能。同时,为有冷库需求的农户提供智能找库、地图找库等功能,并实现一键导航,及时找到合适的冷库。
编辑:鲍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