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绿”为笔,点染“美丽中国”旖旎画卷
近日,2024年第一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17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讲话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党的二十大为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美丽中国,靠的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将时代的答卷写进祖国的大好河山。
建设美丽中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05年8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为美丽中国的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三江源到库布其沙漠,从东北林区到稻城亚丁,一个个“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故事,诠释着“绿水青山美,金山银山来”的绿色发展奇迹,汇聚成美丽中国的动人景致。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避免生态系统破坏和资源的过度消耗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降低污染排放等措施共同发力,为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做出卓越贡献,走出一条生活富足、生态优美的文明发展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中华文明饱含悠久历史和绚烂文化,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历程。树立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观,同时关注孕育、滋养遗产的人文自然环境,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与人文自然环境协同保护、优化利用,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夯实了人类与大自然互促共荣的基础。
建设美丽中国,人人有责,也人人可为。牢记“一针一线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优良传统,在工作中减少不必要的办公经费开支,杜绝文山会海、铺张浪费;在生活中选择绿色的出行方式,将低碳环保思想融入日常;将碳中和、碳达峰、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方方面面,带动身边人共同聚力美丽中国的建设。“山积而高,泽积而长。”点滴行为也能汇集巨大能量,让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行稳致远。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我们不但要学懂弄通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内涵,更要入脑入心,常学常新,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深刻领会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涵。以踔厉奋发之姿,挥动美丽中国大笔,绘就民族永续大计的宏伟蓝图,实现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高质量发展愿景。(孟鑫)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