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雨中情”
◎本报全媒体记者 曲美慧 通讯员 王建华
在第四个“全国扶贫日”来临之际,记者再次走进邳州市铁富镇艾山后村,眼前的景象令记者感叹不已——
投资90余万元的村为农服务中心启用了;1200多平方米的农民广场成了村民健身、跳广场舞的好去处;投资400多万元的村新小学开门了;一村民承包村集体土地70多亩种植青豆一季就赢利8万多……
驻村干部王建华动情地说:“我们渴望像《马向阳下乡记》一样,‘让大槐树长出金子来’。”
铁富的春雨滋润
艾山后村人口近8000人,耕地面积9000余亩,贫困人口在全镇30个行政村最多。因是沂河分洪道,过去一遇雨季水患频发,加之一部分干部思想守旧,造成村庄贫困。
为此,驻邳扶贫工作队多次开展现场调研,有困难及时帮助解决,让驻村干部无后顾之忧。4月,春雨绵绵,他们走村入户,按轻重缓急、先易后难排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修村级道路、危桥,建为农服务中心、村小学校,通过公共空间治理清理村集体土地发包,上光伏发电项目增收等一一抓落实,去年均顺利实现。
艾山的夏雨炽热
铁富镇行政村东强西弱,地处西部的艾山后村是省经济薄弱村,村道泥泞,坑坑洼洼,驻村干部走访村里贫困户时,常有人问:进村道路何时能修好哪?他们千方百计加快修路进程,通过省一事一议奖补路、建310国道辅道、向上争取资金等多种渠道,共在全村修建村公路8条,长5公里,村口装有太阳能路灯,总投资上百万,尤其是大田中石板桥、生产路畅通,为“三夏”、秋收秋种立下汗马功劳。
为与村民水乳交融,帮扶干部连续两年参与“三夏”秸秆禁烧工作,长达20多天,艾山炽热的夏雨记住了他们忙碌的身影。
邳北的秋雨悠长
经过霏霏秋雨的一番洗礼,村庄呈现“春华秋实”的可喜变化——
五层楼高的村新小学校,今年9月1日正式启用了,老师、学生、家长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五一期间,徐州老年大学旅游文化班部分师生,应帮扶干部之邀专程来此考察,并主动向村贫困儿童捐款3000元。
2016年,艾山后村女孩武盼被北京大学录取,是邳州市当年唯一考上北大的学生。为让家庭困难的武盼顺利进京入学,王建华与村干部一道献爱心,带头捐出500元,帮扶单位同事闻讯后,专程派人送来2000元助学金。
乡村的冬雨温馨
一年多的风雨兼程,让艾山后村这个山村终于沸腾了。镇党委、政府克服财政资金紧缺等困难,及时划拨配套资金,使建设面积达640多平方米的为农服务中心如期竣工,七室两超市一广场4月份启用,对口帮办单位徐州市供销社又资助上万元帮村里添置户外健身器材。夜晚,村民们跳起了广场舞,成了村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驻村干部还争取省市财政投入55万元,建设60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光伏项目成为村集体收益的一个可靠来源。
此外,该村还利用分洪道护坡地招标种植大户种植优质桃、青豆150多亩,发展高效农业。2016年,艾山后村集体增收达32万元,低收入户脱贫47户计158人,顺利通过上级扶贫部门实地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