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文明徐州人 让城市更美好
  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从徐州环卫发展历程看城市变迁

2024-10-26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张一一
2024-10-26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机械化作业。

本报记者 陆铭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环卫工人被称为“城市美容师”,他们用努力和汗水保持城市整洁、有序,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宜居。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季,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风雨交加,他们都坚守在岗位上,为城市的清洁和美丽默默付出。

在第十二个徐州市环卫工人节到来之际,本报盘点徐州环卫的发展历程,向坚守在一线的环卫工人们致敬!

徐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成立于1956年4月

徐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的前身是1949年2月在徐州市公安局成立的清洁队,主要是对市中心淮海路、中山路、彭城路等7条道路进行保洁,同时成立徐州市粪业工人工会、市区清洁卫生运动委员会。

1950年7月,徐州市公安局清洁队撤销,成立了隶属于市建设局领导的清洁队,并增设分支机构,成立鼓楼、云龙、子房和王陵四区清洁队。

1956年4月,徐州市政府决定成立徐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隶属于市卫生局管理。

1979年后,徐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先后隶属于市城市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

环卫队伍:从190余人到8000余人

新中国成立前,徐州市仅有十余人负责清扫市中心很少几条公共道路,多数街巷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街泥泞。清洁工当时叫“清道夫”,手拿竹扫帚,推着木轮车,沿街清扫并兼收垃圾。

新中国成立初,徐州城区道路清扫共120人,依路分工,按段负责,划定小组,保洁面积约10万平方米。此外,还有旱厕清扫粪业工人70余名,共190余人。

2002年,环卫作业走向市场,道路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如今,新一轮市场化保洁全流程作业人员8000余人。前端清扫保洁人员占85%,包括道路保洁员、巡回捡拾及应急人员、公厕保洁人员、驾驶员、管理人员;中端收集转运人员占11%;末端处置人员占4%。

环卫设施:从“三大件”到机械化

新中国成立前,环卫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有限,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处置及公厕清掏维护基本保留原始和粗犷的作业方式。道路清扫工具延用扫帚、平车和簸箕“三大件”,厕所清理工具仍是粪耙和粪箕。垃圾转运条件也异常简陋,垃圾收集清运采用漏斗式铁皮和柴油拖拉机改造的车辆,垃圾日清运量仅在36-40吨左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改善保洁质量,开始使用自制扫地车和道路垃圾清运车作业,有了机械化作业雏形。

2002年,我市开始探索环卫保洁市场化, 2010年实现主城区环卫保洁市场化全覆盖。2023年,主城区实施第五轮市场化,作业范围涵盖主城区956.9公里、2848.36万平方米道路的清扫保洁、公厕及立交桥的保洁,野广告清理,护栏清洗,非机动车摆放,生活垃圾上门分类收集等,坚持“机械为主,人工为辅”作业模式,配备高压冲洗车、洗扫车等保洁车辆800余台,综合使用机械化冲、洗、扫等手段,持续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经过二十几年市场化实践,市区环卫保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环卫作业标准不断提升,环卫监管考评机制不断健全,主城区环卫市场化保洁覆盖率100%,生活垃圾清运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0%以上。

公厕管理:从单一粗放到精细化管理

新中国成立前,徐州城区的厕所多数以秫秸泥巴为墙,上无顶棚,下无排污管道,粪水外溢,设施极为简陋。私营粪商乱设露天晒粪场臭气熏天,环境受到极大污染。新中国成立后,市政府对城区粪便实行统一管理,清掏厕所工具除沿用传统的粪箕子、粪耙子外,增加了水桶、大小扫帚、平板清洁车等,坚持每天清扫、收运,并定期用药物消杀。

1982年,我市加快城市旱厕改造,先后在河清路、牌楼等路段新建大理石和彩瓷装饰的水冲式公厕28座,公厕储粪池全部改造成环保三格厌氧化粪池,美化了城市,净化了空气,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1986年,水冲式公厕实行一人一厕专人管理清扫,全天候保洁。

2020年起,我市将主次干道、公园景区、商超等公共区域社会公厕按城市公厕标准进行提质改造和长效管理,2021-2023年,市区继续新建及改造公厕,目前我市建成区城市公厕二类以上占比已达到71%,超过《江苏省环境卫生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标准基础上,增加“设施设备净、通风、设施设备完好”要求,提出“五净三无三通一明一好”管理标准,每月严格按照标准组织公厕常态化检查,推动公厕精细化管理。

感谢“城市美容师”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努力,为城市的清洁和美丽默默付出奉献。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