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文明徐州人 让城市更美好
  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中草药产业拓宽农民致富路

2024-09-20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9-20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睢宁县岚山镇黄山村村民正在收获白芷。本报记者 武佩剑 摄

本报记者 蔡思祥

近期,白术、白芍等中药材价格翻倍的消息持续引发社会关注。这类中药材为何涨价?徐州的中草药种植和产业市场前景如何?记者日前来到我市部分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进行实地探访。

据了解,今年受前段时间暴雨内涝影响,部分药农为防止中药材根茎腐烂已经提前采挖,相较于去年同期,不少中药材比往年价格涨了两倍多。经销商李先生说,白芍在每公斤150元。以前正常情况下在每公斤50元左右。除白芍外,同样在中医药领域用量较大的白术价格也是一路高涨,达到了每公斤160 元左右,而去年这个时候每公斤才卖到80—90元。白芷的价格为每公斤15元左右,相较往年涨幅较大。

中草药种植助农增收

近年来,我市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给农户们开出了致富良方。在睢宁县岚山镇黄山村,当地发展了400多亩的白芷种植基地,今年白芷成了村民们眼中的“金疙瘩”。

“我们和安徽亳州的多家基地有合作,销路完全不愁。但前段时间的强降雨导致这批白芷部分减产,现在亩产量在3000斤左右。白芷将烘干、切片后销往哈尔滨。”徐州金豆子蔬菜有限公司负责人孙传建介绍说,公司主要做订单农业,今年年初与东北某药厂签订3000吨订单,已经提前确定好价格和数量,以避免市场波动对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

孙传建是岚山镇的“新农人”,除了白芷,该公司还种植220多亩菊花、270多亩辣根等,带动岚山镇周边各村(社区)群众就业110余人。

岚山镇种植中草药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主打品种有菊花、金银花、葛根、白芷、元胡等,其中杭白菊种植面积最多,达到3200亩,白芷种植约900亩,这些中草药也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草”。

“目前岚山镇有中草药种植大户36户,中草药加工企业11家。其中,菊花初加工企业9家,中草药综合加工企业2家。”岚山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工作人员杨志介绍说。

如今,中草药产业成了徐州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豆豆”,在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良方”。

睢宁县双沟镇苏杭村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种植金银花和芍药花,拓宽产业发展路径,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的同时,让村民搭上了致富“顺风车”。

“有了前两年的种植经验,今年金银花产量再创新高。”苏杭村党支部书记朱野满脸自豪。

陈章平是苏杭村首批金银花种植农户。为了种好金银花,他多次前往山东平邑金银花种植基地学习,在网上跟着种植大户学育苗,到田间地头收集问题线索,在他的努力下,金银花产量年年上涨。晒种植心得、分享种植经验,陈章平成了村里的带富能手,吸引和带动更多村民跟着干。

鲜花12元一斤,干花60元一斤,发现了新商机后,苏杭村又投资20万元扩建烘干车间,进行金银花深加工和市场拓展,实现“线下药企对接、线上平台销售”压实产品利润,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草药深加工致富有方

在徐州,中草药产业还开出了致富新药方。“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端午挂艾是传统民俗,寄托了百姓追求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位于新沂市棋盘镇的江苏卓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独特的“生意经”,将小小艾草“玩”出了新门道。该公司一款网上售价69.9元的艾草全环门挂,在6月6日当天就售出了5000多单,其中最大一单客商一次性订购了500个。

在苏北农村,农民一直都有在房前屋后种植艾草的习惯。但是长期以来端午艾草“几元一把、几天就丢”的低端消费很普遍,百姓从中增收很困难。“我们做艾绒加工和大健康产品,多年来也并未深挖艾草的价值。”公司总经理陈喜艳说,前年他们突发奇想,精选园区周边的艾草,编织一些精美的花环在端午节前送给客商朋友,反响出奇的好。不少都市白领愿意以“客单不过百”的价格购买具有独特创意和传统文化元素的“新型艾草门挂”。

在编织车间记者看到, 工人正在加紧赶工,切茎、编环、插花、挂牌(或香包)、扎彩带……一个个精美的全环、半环艾草门挂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每个都由土茯苓打底、艾草嫩尖编环、黄金球装饰,再配上“与幸福撞个‘满环’”“其乐‘龙龙’”等文创牌,让人爱不释手。

“我们不做‘网红’,而要继续花心思、动脑筋,让传统习俗更‘出圈’,让新国货更‘长红’。”棋盘镇党委政府注意到,因为“艾”“爱”同音,加之艾草全年可采收期达7个月,其间有七夕等“爱意满满”的节日节点,文创产品市场需求一直存在。他们引导相关企业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产销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开发了300余种艾草文创制品。

在贾汪区马庄村香包作坊里,几十个“绣娘”飞针走线,还有几人在操作包边机缝制香包。大家边干活边聊天,有说有笑。“我们马庄香包里面添加了二十多种中药材,有冰片、薄荷、菖蒲……能驱蚊虫、安神、助眠,功效可多了!根据客户需求,有手工制作,也有机器缝制。去年引进了激光切割机,今年引进了包边机,产能提升了不少。”一位负责人介绍说。

马庄村今年加大培训力度,已带动600多人就业,涉及老矿街道、大泉街道、青山泉镇、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地,每天“真棒”香包产量六七千个,平均每人每月增收两三千元。香包这一指尖技艺,缝出了美好生活。

“马庄香包品牌,在业界真正立住了脚跟。去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带动了近400人就业。”马庄村党委书记毛飞说,今年一定能够卖得更旺,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