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文明徐州人 让城市更美好
  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最闪亮的坐标】江苏徐州:牢记嘱托践初心,“红色之城”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2022-04-05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孟祥
2022-04-05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何桂香 吴悠

江苏徐州是一座红色之城、革命之城、英雄之城。

1941年1月,徐州沛县张堤口村,浓雾漫天。一群八路军战士突然遭遇了大批装备精良的敌人,战士们奋勇抗击,最后与敌人展开了肉搏……

1948年11月,543万人民群众和60万人民军队同仇敌忾,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向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性进攻,并催生出“听党指挥、依靠人民、团结协同、决战决胜”的淮海战役革命精神;


1965年7月,战士王杰以血肉之躯扑向突爆的炸药包,将生命永远定格在23岁。从那以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

峥嵘岁月、和平年代,无数烈士的牺牲,为徐州积淀了丰厚的红色资源。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凤凰山东麓,瞻仰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他强调,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铭记是最好的缅怀,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进是最好的告慰。

一个人的守护

又是一年清明节,94岁的张捍华陪伴张堤口战斗七十二烈士墓已经27年。

徐州沛县革命烈士陵园里松柏苍翠,巨碑巍峨。从1995年起,张捍华主动承担起陵园守护工作。这里的每一处都留下这位“中国好人”与72名烈士相互依守的印记。

张捍华老人为烈士墓碑擦拭灰尘。

“我是从革命战争年代过来的人,深知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永远感怀长眠在这里的英烈,愿意义务守护烈士陵园。”张捍华说。

1941年1月,为打通前往延安的湖西秘密交通线,百余名八路军战士在张堤口突然遭遇了大批装备精良的日军。浴血奋战十多个小时后,除少部分突围外,72人壮烈牺牲。

战斗结束后,作为儿童团员的张捍华和群众们一起冒着风险,将牺牲的战士悄悄埋葬。年少的张捍华流着眼泪说:“叔叔们,安息吧,我会常来看你们的。”

一句承诺抵万金。每到清明节,张捍华都会去祭拜烈士。

1967年8月,沛县人民政府建立烈士陵园,将张堤口战斗中牺牲的八路军英烈集体迁葬园内。

1995年,从中学校长岗位退休的张捍华,听说烈士陵园需要一名管理员后,立马搬到了烈士陵园一间15平方米的简陋平房里。

700多个墓碑,张捍华每天都要擦拭一遍;为了让墓园花草常青,他义务植树上千棵;园内房屋砖瓦、花草植被坏了,他从退休工资中拿出钱来贴补维修……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张捍华说:“我受党教育多年,这点苦、这点累,比起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又算得了什么!”

作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沛县革命烈士陵园每年都会迎来大批的中小学校、机关单位和社会团体。每次,张捍华都会担任义务讲解员,宣讲烈士的英勇事迹,告诫人们勿忘革命历史,珍惜美好生活。

如今,94岁张捍华的心中,仍然有一个放不下的遗憾,当年在张堤口战斗中牺牲的72位烈士,至今都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家在何方。

“哪一天我去世了,请求党组织把我的骨灰撒在烈士陵园,让我继续为烈士们服务。也请求党组织批准我儿子接我的班,守护革命烈士……”

2020年,沛县革命烈士陵园党支部收到张捍华递交的申请书,他把寻访烈士姓名、祖籍的任务交给了同为党员的儿子,也希望儿子将来能够继续守护好烈士陵园。

一群人的守护

“敬礼——礼毕——”

清明节前夕,在第71集团军某旅王杰雕像前,王杰生前所在连官兵整齐列队,开始向“老班长”做专题汇报。

每年的清明节、王杰牺牲纪念日、“王杰班”命名日等日子,连队都会组织开展纪念活动。今年受疫情影响,官兵不便前往烈士陵墓祭扫,连队便组织官兵通过专题汇报的形式缅怀英烈、传承精神。


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组织民兵训练时突遇炸药包意外爆炸。危急关头,他奋不顾身扑向炸药包,掩护了在场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壮烈牺牲。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王杰却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

在王杰生前所在连,每晚点名时都会第一个呼点“王杰”,百余名年轻官兵齐声应答“到”。点名结束后,熄灯号响起,“王杰班”班长将王杰的被子轻轻打开、铺好,让老班长与战友们一起进入梦乡。

每年新兵入伍,新战士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观王杰事迹陈列馆;学的第一首歌是《王杰的枪我们扛》;上的第一堂课是“弘扬‘两不怕’精神,当好王杰传人”……

对官兵们来说,这既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传承。

传承好红色基因,做新时代王杰式的好战士,是新时代青年官兵的目标与理想。

为了让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在备战打仗中赓续传承、发扬光大,部队系统总结了“十学王杰”的经验做法,并结合主题教育广泛开展“三信一书”活动,使王杰精神融入教育课堂、嵌入练兵备战、进入官兵头脑。

作为王杰精神传人,部队全体官兵始终牢记习近平主席嘱托,争做王杰式的好战士,把精武强能、备战打仗的责任扛在肩上。

“王杰精神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王杰班”现任班长黄龙说,“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主席嘱托,大力弘扬王杰精神,把王杰精神融入血液,担当强军重任,用实际行动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精神永铸,血脉相传。

近年来,徐州各地积极开展王杰精神学习传承弘扬系列活动,运用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理论宣传等手段,进一步深化对王杰精神的研究、阐释和教育实践。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个响亮的口号,一种永恒的精神,正激励着徐州儿女在新时代新征途上阔步前进。

一座城的守护

清明时节,家国同祭。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人们不能去淮塔现场祭扫。但在淮塔管理中心开通的网上祭扫平台上,人们纷纷献上鲜花,点上香烛,以此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寄托哀思。

“祭扫在心不在形,别样清明一样情。”市民李腾飞通过网上祭扫平台,为烈士献花后说,“我们将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把淮海战役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今年,奎山中心小学的“淮塔小卫士”们无法前往淮塔,但他们亲手制作了朵朵小白花,手捧白花敬礼默哀,表达对英烈的崇高敬意和缅怀之情。


“虽然我们人在家中,但心却已经立在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前了。” 奎山中心小学第36届“淮塔小卫士”陈奕璇说。

从1987年至今,“淮塔小卫士”已经连续守卫淮塔36年。36年来,共有2500多名学生在纪念塔前站岗,“虽然‘淮塔小卫士’换了一届又一届,但同学们始终不变的目标,是思想上不断学习革命先烈精神,从小争做小卫士,长大要做大卫士。”淮塔中心小学大队辅导员陈薇薇说。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徐州充分发挥红色场馆在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人民的胜利”这一主题,变换视角、转换语言,让淮海战役革命精神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面向青少年,讲故事、讲情操;面向党员干部,讲精神、讲作风……”淮海战役纪念馆讲解员李瑶说,希望通过一次次讲解,能够触达观众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真正对淮海战役革命精神有领悟、有获得。

硝烟散尽,历史永存。

为了让淮海战役革命精神闪耀新时代光芒,徐州还大力开展淮海战役革命精神“三进”教育工程。目前,“淮海战役革命精神进党课”“党日活动进淮塔”“红色故事进校园”教育工程,覆盖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超30万人次。

万水千山来时路,多少风云激荡,多少风雨兼程!

在新征程上,千万徐州儿女将红色基因深深融入血脉,将革命精神化作前行动力,以苦干实干、奋勇前行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孟祥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