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文明徐州人 让城市更美好
  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用“慧”种田让中国“碗”盛上更多江苏粮

2024-10-21  来源:  编辑:哈晓蕊
2024-10-21  

金秋十月,谷物金黄,瓜果飘香,俯瞰乡村沃野,风吹稻浪,农机穿梭。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加快推进秋收、秋种工作,农民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稻谷的同时,集中机械力量加快推进秋整地、秋起垄,金黄色的稻田和农民忙碌的身影,组成了一幅幅壮美的秋收画卷,也夯实了我国粮食的丰收基础。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走进田间地头,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新动能。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粮食库存充裕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

农田“黑科技” 绘就一幅科技范儿的好“丰”景。江苏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连续14年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连续10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全国5.5%的粮食,不仅端稳了8500多万人的饭碗,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靠的是科技支撑。保持粮食产量优势,江苏有秘诀: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农机装备不断投入使用,沃野千里,农业现代化质感饱满,新质生产力动能澎湃,农田里的“硬核科技”夯实大国粮仓的根基。

良种“粮芯”夯实一个稳粮增产的强根基。种子作为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只有牢牢把握住种子资源,才能端稳手中的饭碗。一代又一代江苏育种人从“芯”发力,在田间地头、实验台前,用科技创新攻克育、繁、推的门槛,在种业翻身仗中深深烙下“江苏速度”的痕迹。江苏省杂交水稻种质改良与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江种业先后获得省部级各类奖项10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审、省审农作物品种70余个,联合开发推广新品种20余个,取得植物新品种权39个。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1个杂交粳稻和2个常规水稻新品种分别通过国家级审定和江苏省级审定。扬州育种“土专家”朱洪文四十余载用成果守护“粮”心,育出七个小麦和两个水稻新品种……江苏通过坚持全种业领域覆盖、全产业链条发展,奋力打造现代种业“硅谷”和农科“芯”城,在农业强省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更强作为。

节粮减损“耕”出一片无形良田。从田间地头到粮食运输再到入仓存储,节粮减损非常重要。先进农机让农田的粮食损耗率降低了2—5个百分点,节粮减损效果明显。智慧粮仓先进的智慧系统,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生物识别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实现了仓储各子系统之间的整合和仓储的智能管理,智能集成控制、数据信息共享、综合应用管理,可帮助农户储粮损失率由8%降低至1.5%。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江苏全链条节粮减损,将“粮袋子”越扎越牢。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不断打牢粮食安全的基础,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民生责任,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到田间地头,中国“碗”定能盛上更多江苏粮。(辛正平)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