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文明徐州人 让城市更美好
  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不老河:水润沃野绘新景

2024-10-21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10-21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蒋新会 李权 通讯员 周同生

编者按

水是万物之源,水利万物而不争。家乡的那条河,不仅仅是大江大河的毛细血管,也滋养了我们的生活、承载了我们许多记忆。近年来,我市各地持续推进重要河流保护,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让河流流动起来,让环境更美更宜居。今日起,本报推出“家乡的那条河”系列报道,关注各地河流治理情况,展示治水的正确路径、生动实践和广阔未来,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徐步优游河岸隈,顾瞻景物久徘徊。翩翩鸥鸟惊人起,泛泛渔舟各自开。渡口问津行客至,波心荡桨罟师来。滔滔昼夜常如此,归舟东海去不回。”贾汪诗人鹿蔚之(1878-1963)以其轻松明快的笔调把鸥鸟惊起、撒网捕鱼、渡口问津、天际归舟的自然和谐之美景,融入到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中,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的不牢河(又称不老河)旧风光。

时光流转,春华秋实。这条奔流在贾汪境内的古运河,连接着大吴街道、徐州工业园区、紫庄镇、大泉街道、塔山镇、汴塘镇,沿岸土地肥沃、屋舍俨然。

紫庄镇徐台村就是镶嵌在不老河岸的一颗明珠。靠着河水的滋养,这里绿树成荫,芳草萋萋,沃野千里,稻谷飘香,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创新创业、砥砺前行的徐台人,正阔步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追根溯源

秋高气爽,天蓝水清。放眼望去,宽阔的不老河碧波荡漾,两岸沃野斑斓,村舍错落有致。

不老河开挖于清朝乾隆年间。《徐州市地名录》载:“不牢河又名不老河,该河原名潘家河,乾隆二十九年开挖,因流经不老庄,入运河口称不老河口,故又称不老河。由于该河负担运西地区行洪排涝,一过洪水常泛滥成灾,人们又将这段河流称为不牢河。”

1957年沂沭泗流域发生全流域大水,老不牢河多处决口,两岸40多万亩农田受灾。1958年按照京杭运河规划,老不牢河裁弯取直,进行了全面疏浚治理,形成了不牢河(贾汪区境内不牢河全长36公里)。老不牢河西起京杭运河北岸大吴街道瓦庄涵洞,到汴塘镇大阚口处流入京杭运河,全长25公里,是贾汪区最主要的排洪出路。

在历史上是漕运重地的徐台村位于不老河岸边、农谷大道的西起点,含2个自然村,人口近5300人。

流水潺潺的不老河上方,徐台大桥横跨两岸,桥上车水马龙。桥左侧是未来的不老河公园和徐台电灌站,近前是滨水的观赏芦苇。右边是新开发的神牛公园,与旁边的徐台纸厂旧址形成另一处一景一物,引来游人注目。三纵三横主干道把徐台村“划分”得井井有条,村间汪塘相连,渠水悠扬,一派人水相融的新气象。

曾经,徐台村周边造纸厂、小焦窑、小化工厂、砖瓦厂等造成的污染,让绿水青山变了模样。徐台村人陷入了沉思。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徐台人“壮士断腕”,率先实施河道清理整治,关闭污染企业,实现产业转型,不老河水更清了,天更蓝了。而今终于变为排洪除涝、引水、蓄水、灌溉及旅游观光新河。

沃野生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老河畔的徐台人,精于条编技艺。他们拿条、绕扣、捏型、固紧、修饰,横成排竖成行,或上下穿插,或左右联动,编织出来的用品既美观又实用。

条编所用的材料,主要来自两种灌木植物——白蜡条子、紫株槐条子(也称为“蚂虾榆条子”),它们适合在不老河岸的沙土地成长,在徐台村的河谷地带被广泛种植。

白蜡条子韧性和结实度好且平滑均匀,便于编织日常生活用具,如篮子、筐子、篓子等。紫株槐条子柔实细长,编织成的条子笆曾经在矿井中大量使用。

每年春夏之际,不论是农历三月十八青山泉庙会、四月初八泉河庙会,还是利国、张山子逢集的日子里,都能听到徐台人吆喝卖条编的声音。“条编”,曾经撑起徐台村经济大半个天。

2023年9月,早已退出经济舞台的“徐台条编技艺”成功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值初秋,微风吹动,不老河两岸的水稻正努力拔节,泛着金黄。八组村民李洪芝承包的百亩土地里,稻花正在灌浆衍化成稻穗。“小田并大田后,我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就等着今年的大丰收了!”李洪芝高兴地说。

徐台是徐州地区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素有“徐州第一田”美誉。20世纪60年代,苏北地区“旱改水”就是在徐台村试行成功的。

受益于不老河南北环抱之优势,独特的“夜来潮”沙土地及不老河灌溉便利,夹杂着南北气候交替于此,徐台的大米颗粒饱满、晶莹透亮、香味浓郁。

晚上8点,村民孙立正在大棚内,按照网上下单要求把成箱采摘下来的豆角搬运上大货车,连夜派送到客户手中;草莓园内,公益主播彭兆举正在直播带货,上千人在线围观,下单量打滚似地上升……依托优质农产品的优势,借力电商销售新模式,徐台村的新农人们把农业“玩”得风生水起。

以文塑旅

在蔬果飘香的田野上,不老河像随风摇曳的玉带,轻柔地缠绕着大地,护佑着流域生灵;村庄上一户户农家小院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其间,点缀着诗一般的美丽田园。如今的徐台村,已成为徐州市级特色田园乡村。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徐台村一手抓文化振兴,一手抓村庄特色发展,新时代乡村建设道路越走越宽广。

近年来,徐台村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打造不老河文旅文化,把底蕴深厚的牛郎织女故事以历史挖掘、公园塑型、田园改造、旅游融合、资本协同等综合形式加以呈现。

改造后的七夕文化园,白墙灰瓦,雕梁画栋,汉文化特色明显。中心位置建有7.7米高的牛郎织女雕塑,大厅里有一整面浮雕,栩栩如生地记录着牛郎织女“凡间恩爱”“鹊桥相会”等百姓耳熟能详的爱情传说故事。脚下青石板通向低矮的新建茅草屋,网红们在此建立了以红娘月老为主题的抖音直播间。

红娘月老文化具有深厚的民间根基。2021年初,徐台村红娘月老工作室成立,红娘月老们无私奉献,公益性地开展工作,为单身青年搭建相亲平台。

2023年5月20日,贾汪区“我为单身青年找对象搭鹊桥”启动仪式在徐台举行。今年5月20日,52名红娘走上舞台,谈感受、谈心得、讲故事、讲经历;52对已婚夫妇重温中式婚礼,分享家庭家风故事;52个青年男女发起移风易俗倡议……

受益于红娘月老们的努力,徐台村及周边村社呈现出婚恋新气象。“举办相亲大会10余场……已为400余名未婚青年男女搜集信息牵线搭桥,已成功走入婚姻殿堂的有120对,工作室收到很多鲜花、感谢信和糖果。”工作室相关负责人说。

2024年2月,徐台村被江苏省节庆协会授予“牛郎织女爱情圣地”。

“不老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徐台村党支部书记庞玉琪说,“留住老故事,讲好新故事。徐台人正以新时代追梦人的姿态奋斗在新征程上。”

■记者手记

古运河孕育新活力

走在不老河岸边,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沁入骨子里的和谐与宁静。古老的条编技艺、醉人的稻花香……这条古老的河流,不仅滋养了沿岸的土地,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和厚重的历史。

不老河见证了徐台村的变迁和发展。从曾经因污染而痛,到现在以美丽乡村为豪,徐台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了产业转型和环境提升。他们不仅保护了绿水青山,也收获了金山银山。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徐台村一手抓文化振兴,一手抓村庄特色产业发展。他们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打造不老河农文旅文化,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背景,打造乡村爱情主题文化。这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徐台,这里望得见山、看得到水,也留得住乡愁。这里的人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树立了一个榜样。未来,在不老河的哺育下,徐台村一定会越来越好,一个更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