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旅行新版图,激发文旅新活力
近年来,“3小时旅游圈”逐渐成为了旅游市场的新宠,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这种短途旅游方式,享受轻松愉快的假期。多家平台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中短距离的“微度假”相关订单增速领先,省内跨城、邻省跨城的高铁游、自驾游增势尤为明显。
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延伸和完善,我国正步入“高铁时代”。高铁的普及不仅极大地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更在悄然间重塑了人们的旅行方式和文旅市场的格局。郑州、武汉等城市成为高铁枢纽,不仅彰显了其在交通网络中的核心地位,更为其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铁普及,拓宽旅行选择边界。高铁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选择变得更加多元和便捷。从北京出发,5小时高铁圈内即可直达上百个地级市和直辖市,为游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旅行选择空间。高铁已成为自驾之外,占比最高的出游选择,充分说明了高铁对人们出游方式的深刻影响。高铁的通达,让一些非典型的旅游城市得以“出圈”,成为游客的新宠。例如,淄博等城市的爆火,就得益于高铁带来的便利交通条件。高铁的普及,不仅丰富了游客的出游选择,更让一些小众旅游目的地有了“被看见”的机会,从而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高铁时代,推动文旅新现象。高铁的普及,还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文旅现象。其中,返乡游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文旅新趋势。高铁的便捷性,让身处异乡的“打工人”能够轻松地在节假日回乡,重新认识和感受家乡的魅力。“返乡游”爆火的背后,既是时空距离的缩短,更是心理距离的拉近。高铁让家乡变得不再遥远,也让人们对家乡的情感更加深厚。
高铁网络,重构空间版图与发展方位。从宏观角度看,高铁的普及实际上完成了一种空间版图的重构。其将大部分国土空间纳入高铁网络之中,使得各区域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人、物、信息的流动变得更加高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从微观角度看,高铁也让更多的地方在高铁网络中重新确立了新的发展方位。对于高铁枢纽城市来说,新的枢纽地位的确立带来了更明显的资源聚集效应,为城市的产业发展和规模扩张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而对于中小城市而言,高铁的通达也推动了其发展方式和定位的转变,让它们有了更多的发展可能。
高铁助力,统一大市场与内需扩大。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现实背景下,高铁的普及为这一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高铁网络的日益完善,使得各区域间的交通通达度显著提升,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基础条件。高铁所到之处,都可以视为统一大市场的有效组成部分。高铁游的火爆,预示着越来越多的高铁沿线城市都有机会成为全国文旅市场版图上的一个重要节点。由此带来的文旅消费增量,正是助力内需扩大的具体表现。此外,高铁还推动了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比如一些中小城市通过纳入大都市或都市圈的“数小时高铁圈”,因地制宜地发展文旅产业,让特色资源和景观得以被更多游客所发现和欣赏。
高铁时代的到来,为大家的旅行方式和文旅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高铁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为人们的旅行和文旅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可能。(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