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江苏贾汪:洼地崛起“涅槃重生”谱写“真旺”新篇
本报记者 蒋新会 李权 张雷 崔文文
北纬34°,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
这座52万人的小城,因泉而聚,水盛草丰,商“贾”云集,百业兴“旺”。
一场蝶变,让这里从“地理洼地”变身“产业高地”。
从黑色到绿色,从传统到现代,从人工到智能……分秒必争,马不停蹄,是接续奋斗的贾汪人身上鲜明的标签。
崛起,崛起!是这片土地最高亢的呐喊,也是这里的人们最执着的梦想。
在破中立
一座百年煤城,要实现从“陈旧矿区”到“现代城区”的转变,在其绿色转型的道路上,“破”的代价几何?“立”的路径又在哪里?
贾汪的答案是:2018年以来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化工五大行业关停拆除83家企业,削减焦炭产能580万吨、煤炭消耗700万吨,退出炼铁产能407万吨、炼钢产能336万吨,集中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落后产能,加快推动重点技改项目达产增效。
“青山泉有100多年的煤炭开采史。我们这里的煤炭从业人曾高达20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8%,集体企业最多达到31个,是苏北首个亿元村。”青山泉镇青山泉社区党委书记高健带领记者参观了村史馆,馆内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一件件富有年代感的老物品,无不展示着青山泉村曾经的风采。
2018年4月以来,为落实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青山泉镇累计关停各类企业97家,其中规上企业21家。
“壮士断腕”的阵痛背后,是“涅槃重生”的机遇与挑战。为传统产业插上“数智化”翅膀,向着绿色智能化发展不断迈进,这是贾汪产业转型的最大特色。
氧气9.43%、二氧化硫折算值16.26mg/m3、氮氧化合物折算值29.28mg/m3……在江庄镇龙山水泥有限公司的三楼中控室,两条生产线的环保排放瞬时数据在屏幕上实时更新。
没有人工现场操作、只靠几台电脑控制的生产线,产品质量能否保证?如何实现绿色生产?如何确保生产安全?
回答记者这一连串的疑问,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善福如数家珍:“我们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测控设备,价值2000多万元的高精仪器实时在线分析和检测产品质量和精度,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
“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程度其实已经远超大家的想象。”李善福感慨道,“别说一般人想象不到,就是我这个在水泥行业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水泥人,要不是亲自操作,压根也不敢想象会有这样智能化的现代生产场景。”
改革必然伴随着阵痛,但涅槃重生的喜悦足以消弭一切。
在江苏诚意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两条绿色智能水泥粉磨生产线正有序运转。研磨搅拌原料的球磨机直径约4米、长约13米,像一个巨大的洗衣机“滚筒”,正在高速转动。3000多平方米的车间内,仅有一名工人在巡查。
“我们引进了智能DCS控制和智能物流系统,几名中控人员就可以管理整个生产过程。”公司常务副总邵继旭介绍,“你看我们工作服都是很干净的。要是在以前,这里到处都是冒着浓烟的大烟囱、呛人的灰尘、灰色的天空、脏兮兮的工装……”
正如邵继旭所言,“破”旧“立”新,不仅带来了贾汪产业的迭代发展,更绘就了贾汪现代化发展的绿色底色。
在立中引
不久前,位于贾汪潘安湖科教创新区的徐州恒盛智谷科技园获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称号。很难想象,这座花园式产业孵化基地,在10多年前还是一片荒芜的采煤塌陷地。
短短几年间,潘安湖科教创新区吸纳了一批像恒盛智谷科技园、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等集校、园、城于一体的机构和园区,构建起多种功能和谐共存的现代化智慧城区。科技集聚效应的背后,正是诸多招商人员昼夜奔忙的脚步。
“长长的站台,是我漫长的等待;长长的列车,载着我对招商的爱……”数不清有多少次,唱着这首自己改编的老歌,蔡先雷奔波在各地的高铁站台间。
作为贾汪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徐州工业园区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蔡先雷便是园区驻浙闽招商办主任。
“一个项目招引进来,少的来回跑好几次,多的几十次,哪有一帆风顺、手到擒来的。一要真诚,二要坚持。”这是蔡先雷对招商工作的最真实感受。
凭着这股韧劲,短短三年间,投资5亿元的江苏禾茂智能、投资1.2亿元的徐州奥思达机械、投资3亿元的徐州众金环保设备、投资6亿元的江苏国吉电驱动等26个项目,通过蔡先雷及部门同事的努力先后落地徐州工业园区。
徐州工业园区招商二局局长李丽娜的招商故事颇为曲折。一个娃哈哈生产基地项目,她努力了整整6年。
“我从2012年起就跟娃哈哈对接,但那时他们并没有增资扩产计划,我碰了很多钉子。但我没有气馁,一直跟娃哈哈方面保持着联系,和三任娃哈哈徐州公司负责人都成为了好朋友。后来,听说娃哈哈徐州生产基地因为轨道交通建设需要搬迁,我立刻第一时间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邀请企业总部来园区考察,最终在2018年促成该项目落户贾汪。”
“还有一次,在电话中,苏州甪直镇工业园区的一名客商说‘你们徐州太远了……’我就一边电话跟他聊天,一边买高铁票。三个小时后,当我出现在客商厂区门口的时候,他愣住了,‘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到了’。”
最近,刚从北上广深跑了一圈回来的李丽娜,马上又要去新加坡招商。
像李丽娜、蔡先雷这样的招商先锋,在贾汪还有很多。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各类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贾汪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引中长
“这个130多吨重的‘大个子’可以‘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不用开挖地面,就能钻出一条直径达1.5米的地下管道来。”
徐浩口中的“大个子”指的是全球最大吨位的水平定向钻机,这台国之重器由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而徐浩工作的装配车间则是负责装配这台“全球之最”的徐工基础非开挖机械分厂,该分厂早在2020年便通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审,荣获“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称号。
“这个‘大个子’最远穿透距离可达5000米,它的家族成员曾穿过黄河、长江、松花江,甚至穿过欧洲多瑙河、非洲尼罗河。跨国天然气管道工程中也有它们的身影。”
投资50亿元的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基地,规划年产桩工机械、非开挖机械、矿隧机械、能源钻探机械等各种主机超10000台,预计到2030年,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贾汪壮大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的坚定信心。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公司中标了国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这可是钛系固态储氢装备在国内首次大规模应用。”中电工研副总经理宝音图高兴地对记者说。
由于安全问题,不少企业“谈氢色变”。如何实现从“谈氢色变”到“谈氢说爱”的转变?宝音图认为,关键是要解决氢气在存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走进位于徐州工业园区的中电工研(徐州)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破碎机生产线、液压机生产线、整装生产线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6台真空感应熔炼铸锭炉依次排开,宛如一个缩小版的“炼油厂”。
虽然只成立不到3年,但作为国内首家钛系合金储氢装置量产制造企业,中电工研所生产的钛系金属合金固态储氢材料及装置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安全、低压、高密度等多重竞争优势。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一个个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是贾汪区狠抓产业壮筋骨、重抓产业接续替代、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缩影。
2023年,贾汪区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4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85件,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徐工基础、吉麦新能源分别创成贾汪区首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首个五星级上云企业……
在长中强
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强到优是企业成长的必由路径。“大”不意味着强,但是“小”一定意味着不够强。
贾汪区深谙企业发展逻辑,不断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助力辖区企业增资扩产、培大育强。
楼层之间拉满密密麻麻的钢筋,巨大的吊车悬挂着沉重的钢筋,搅拌机、发电机和混凝土泵车的轰鸣声交织混杂……走进徐州徐轮橡胶有限公司工艺提升及轮胎扩建项目工程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呈现眼前。
“在项目前期审图时,政府组织专家团一边审一边提出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院,所以两个月内就我们完成了审图;项目在大洞山下,土质非常差,政府还给我们联系了专业的爆破队……”徐轮橡胶技改处项目经理李滨说,作为贾汪区龙头企业之一,该项目进度已完成40%。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还能够持续扩大生产,除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政府的强力助推无疑给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从签约到入驻徐州工业园区,江苏康讯数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仅用了77天,创下了当时贾汪招商引资的最短时间纪录。除此之外,园区解决了大部分员工的子女上学需求,让来徐务工人员没有后顾之忧。
“我们考察过很多地方,最终落户贾汪,看中的不仅是环境,更是政府的服务。”江苏康讯数控制造总监韩永福的话代表了大部分企业的心声。
2023年,贾汪区市认定新签约注册项目37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个、协议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个,“十大平台”累计新入驻企业77家。
当前,贾汪区正坚持“大而优”和“小而美”项目招引同步发力、“外招”与“内扩”并重,主动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全要素链条保障,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更多企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
后发先至,洼地崛起。贾汪,未来可期!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