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7-23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7-23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江苏威拉里新材料工程师正在检测设备。威拉里供图

本报记者 王正喜

一颗金属粉末,能实现多少种变化?答案是随你想象。

在徐矿集团,有这样一家专门从事3D打印金属粉末研发生产的企业——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生产的铁基模具钢粉末产品受到了下游制造业企业的欢迎,占据了70%的国内市场份额。

从濒临倒闭到转型蝶变,从默默无闻的小企业到行业隐形冠军……威拉里公司出台一系列激励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员工持股等制度,凭借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成为徐矿集团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产业转型范本。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全国地方“科改企业”2023年度专项评估结果,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公司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地方“科改企业”优秀企业,也是江苏唯一混改、科改的“双改”示范企业。

如何将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近年来,徐矿集团以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建立以创新质量、贡献和绩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让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走出了一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走进徐矿集团华东机械公司厂区,一批极薄煤层液压支架正准备发往甘肃,别看这种支架只有60厘米高,却能为极薄煤层“撑”起一片天,让60厘米厚度的煤层也可以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凭借以此为代表的一众自主创新成果,该公司摆脱了连续亏损、发展停滞不前的困境,闯出一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转型新路。

“如今,在智能化生产模式下,操作人员通过集控操作台就可以一键启动,远程操控采煤机及刮板运输机等设备,再也不会采完煤就变成一脸灰了。”徐矿集团张双楼矿技术中心主任梁玉柱告诉记者。张双楼矿率先建成江苏省煤矿首个智能化工作面,自动化率达到96%以上。

徐矿坚持“是矿不像矿、采煤不见煤、产煤不用煤”思路,打造绿色化、智能化矿山,先后建成16个智能化工作面,2座全国智能化示范矿井。今年初,徐矿集团凭借绿色低碳转型及新能源发展方面的卓越实践与突出贡献,从全国近200家重点行业头部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2023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称号。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徐矿集团作为我省能源资源领域特大型省属国有企业,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首选项”“必答题”,积极推进因地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前沿阵地。

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徐矿集团申报的《新疆库拜煤田东部融雪径流区近距离煤层开采复合水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获一等奖,7项成果获二等奖,5项成果获三等奖,共13项科技成果获奖,彰显了百年徐矿科技创新的“硬实力”。

依托国家能源深井安全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徐矿近年已完成科研课题699项,其中31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6项技术获评“中国好技术”;获各级科技奖703项,其中省部级8项、国家级学会协会科技奖59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39项,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在天山矿业公司主运皮带机道下段,一个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45厘米、重17公斤的机器人取代了工人巡检矿井。“巡检机器人”将监测画面实时传递到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在井上可以清楚看出皮带有无跑偏、受损,做到超前预判预警,切实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步入淮海大数据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能对大数据产业园的设备发出指令,并实时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徐矿集团华美热电公司紧盯数字“新富矿”,加速向“挖数据”“卖服务”转型。公司不仅向徐州主城区供热,还利用闲置的大量富余能源,建设了淮海大数据产业园,实现能源绿色高效利用。

一个企业,勇于创新,鼓励创新,才是希望的热土。张双楼矿申报的“一种用于顶板深孔预裂爆破的装药封孔方法”项目获评“江苏省职工十大发明专利”。这个由一线职工牵头研发的项目,相比传统方法减少了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通过集聚一线产业工人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为积极推进因地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前沿阵地,徐矿集团设立了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组建了11个技术创新团队,立足实践抓创新,并聘请3位院士作为学术带头人,成立江苏能源资源产业研究院,同步注资5000万元成立江苏徐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行“研究院+公司”一体化运营。

今年,徐矿集团将继续聚焦能源资源产业战略研究、绿色智能矿山、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风光储新能源体系构建研究方向,开展相关领域重大课题攻关、重大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服务,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打造全国煤炭行业创新高地,为推动绿色转型提供硬核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