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程万里 | 徐州铜山:永攀高峰,从苏北“领头羊”加速迈向“江苏强区”
本报记者 谢川 胡明慧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徐州市积极部署产业发展“四篇文章”——优势产业攀高走强、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焕新升级、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近日,徐报集团启动“‘彭’程万里·解码徐州产业强市建设主题调研”行动,多名记者奔赴全市各地深入调研,从各板块的特色实践中,感受徐州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火热景象。即日起,推出系列融媒报道,充分反映徐州各地企业在创新发展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益经验。
千百万年前,这里因地壳运动被赋予山之“属性”。
乘时代之风,这里以产业之强锻造出山之“根基”。
这里是铜山。
翻一山,望一山,马不停蹄,奋发向上——
遇低谷,则风雨兼程,锲而不舍;攀高峰,则躬身向上,步履不停。
一山更比一山高。翻山越岭的铜山,坚守“工业立区,产业强区”的发展立足点,正从苏北“领头羊”加速迈向“江苏强区”,一路攀登,永无止境。
从“谷”到“峰”的打法
2017年,铜山迎来了产业发展的高光时刻。
这一年,铜山首次迈入“千亿元俱乐部”——地区生产总值在苏北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
“从2013年到2017年,铜山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总量连续多年领跑苏北。规上工业总产值基本实现两位数增长,5年平均增速达15%。”铜山区经发局副局长邵国涛告诉记者,正因如此,铜山一直被视作“优等生”,被周边的兄弟县(市、区)叫了多年“铜老大”。
但优等生也有烦恼,一张光鲜的成绩单之下,暗流涌动。
彼时,铜山的主导产业是机械、食品、冶金、化工,当年的产值占比分别为25.23%、20.40%、10.35%、10.93%,产业偏重已成为制约铜山发展的一处“暗疾”。
2018年起,徐州大力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战场的铜山借势除“暗疾”。从2018年到2020年,三年过渡期内,铜山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钢铁、焦化、水泥、热电以及化工行业关停并转、优化升级,累计关停11家水泥企业、8家钢铁企业、3家焦化企业、2家热电企业。
壮士断腕,让铜山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由正转负。有人认为,铜山的产业正从山峰走向山谷,但铜山却换了一个视角看问题,将之视作产业发展由谷转峰的起点。
“这就像一个学生一直在做基础题,每次都能拿高分,但若换成高难度考试,连入围的资格都没有。与其当一个总考高分的‘小学生’,我们更愿意走出舒适圈,在更高层次的考场上,让自己也能慢慢变成优等生。”邵国涛坦言,产业转型升级给铜山带来了莫大的阵痛,但阵痛背后,孕育着新生和成长。
焦化、水泥、热电以及化工行业相继退出赛道,但安全应急装备、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却异军突起,顶起了铜山产业发展的半壁江山。
作为最具标识度的特色产业,在铜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安全应急装备产业成为支撑铜山产业肌理重塑的中坚力量。
2018年初,徐工集团安全消防装备生产基地项目落地铜山。在铜山区大力支持下,短短几年间,徐工消防从一家中小型企业,迅速成长为在消防应急救援装备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完备产品线的链主企业,年产值从最初的5.6亿元一路增至如今的60亿元。
“原来老厂场地有限、设备传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2019年,我们建了新厂区,建成了国内最大的消防车、高空作业平台智能制造基地,每一道工艺程序都实现了‘鸟枪换炮’,产值当年便实现翻倍。”徐工消防数字化运营总监徐凯介绍,新基地每6分钟就能生产一台剪叉车、每10分钟能装配下线1台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产品,是目前整个行业内节拍最短、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智能化生产线。
攀登的路上,难免要经历暂时下行的沟坎,但闯过了沟、越过了坎,才能打开继续向上的空间。积极推进“312”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以工程机械与装备制造、绿色冶金、绿色低碳能源为优势主导产业,以安全应急为特色产业,以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为新兴产业)的铜山,闯关夺隘,始终向着更高的产业高峰进发。
2023年,全区工业开票销售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200亿元,“312”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84%,“四上”企业数量由2020年“四大行业”整治后的742家增加至1203家,产值过亿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数量均为全市第一。
“变”与“不变”的逻辑
一个“变”字,贯穿铜山产业发展的每一段路途、每一个场景。
变的是产业发展思路和布局,不变的是铜山发展的定力、韧性和永远勃发的进取心。
在“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中,铜山在努力探寻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逻辑。
徐钢集团是2020年四大行业转型升级整治后,铜山保留的唯一一家钢铁企业。
“当时整个钢铁行业进行了一轮大洗牌,要想活下来,就得励精图治、大刀阔斧地‘变’。”徐钢集团董事长王爱钦带记者来到一座2120立方米高炉前,他坦言,当年他感到迷茫时,时常会在这里徘徊。5年前,就在这座高炉所在地,他忍痛淘汰掉了两条落后装备生产线。
“倒逼也是一种有效的发展方式。落在队尾,被人推着走,就始终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要想不迷茫,就得努力站到队首,去当领跑者。”这是王爱钦的感悟。
用行动诠释“变”之坚定,这几年,徐钢集团始终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去年,徐钢集团开发了Q195拉丝材、Q235圆钢、45#碳素圆钢、30MnSi等优特钢产品,优特钢产品占比由之前的个位数上升至30%,集团全年产量和产值均创建厂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向上攀登,不仅要有敢拼、敢变的勇气,更要有一路坚持的韧性和定力。
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冷链物联网方向持续深耕,让曾经的“夫妻店”成长为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与其整天盲目抓风口,不如在一个行业里静下心来做下去。”在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敏看来,“新”孕育于“旧”中。没有对“旧”的专注思考和长期沉淀,就不会有“新”的认知突破。
正因如此,每年保持销售收入8%以上用于研发投入,成为精创不变的铁律。靠着这样的韧劲,精创不仅在国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更在国际市场上闯出一片天地——研发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真空泵置入红外检漏仪,实现冷媒泄漏在线判断,让制冷系统复杂设备装配和运行变得更安全、更智能;自主研发出精创ECO云计算节能控制系统,与常规控制系统相较可节能24%,普及后每年可为国家省电720亿千瓦时。
科技创新一直是铜山产业发展最大的法宝。2022年,铜山规划建设科技创新大走廊,集聚创新发展力量。如今,这条联通20公里科创资源的“S”形大走廊正不断缔造创新“奇迹”。
江苏晶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就坐落于这条科创大走廊的中心位置。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没有掌握生产特种单晶光纤直径75微米以下产品的核心技术,各类器件产品研发都需要‘看人脸色’。”公司总经理王涛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我们就是要研制出从‘受制’到‘反制’的核心产品。”
在徐州强大的工程机械制造能力的加持下,企业落地铜山后,设备研发能力一下子进入了迅速发展期,当年12月就实现了75微米单晶光纤尺寸产品批量化生产的突破,成为继美国MMI公司之后,世界上第二家能够实现超细单晶光纤批量化生产的企业。
“2023年初,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把四个型号的产品千里迢迢寄到了英国牛津大学。试用之后,对方团队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第一时间就给我们发来了‘贺电’,说他们使用美国MMI的同类产品始终无法获得精准的传感器信号,但用了我们的第一个产品,就让他们的设计从理念变成了现实!”提及此事,王涛一脸自豪。
一组数据,可见铜山不断攀峰的定力——
2023年,铜山30个省市重大项目超额完成全年投资计划,5个超50亿元“1号工程”全部投产,投资额、开工率、投产率均全市领先;全年净增规上工业、服务业企业84家、44家;新增省级星级上云企业59家,累计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
既有攀峰的勇气,也有攀峰的耐力,在“变”与“不变”中,铜山产业正不断迈向更高端的“赛场”。
蓄势待发的未来
“变”与“不变”,都是为了拼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2023年,铜山交出的年终答卷上,一组数据令人惊喜——较之上一年度,绿色低碳新能源的产值增速达到90%。
而去年11月底落地铜山的巴德尔10GWh磷酸铁锂电芯及智慧储能系统项目,更为这一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遐想空间。
“这个项目总投资6.2亿美元,是巴基斯坦企业目前在中国单体投资量最大的项目。”邵国涛告诉记者,这一项目有效填补了铜山在储能电池行业特别是储能电芯这一核心零部件生产领域的空白,是铜山乃至徐州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的重要一环。
在北京大学从事有机化学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20余年的林崇熙教授,冲着“未来”而来。“我们正在研发的大型核磁共振试剂、科研级氘代试剂,可以填补国内部分复杂试剂的市场空白,而这一领域的市场规模预计约为5-8亿元。”林崇熙说。
针对政府大力推进的“未来产业”,铜山有着清晰的布局思路——重点发力第三代第四代半导体、抗肿瘤及免疫性创新药等关键领域,聚焦“卡脖子”技术问题,通过“揭榜挂帅”高效率攻克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在铜山科技局局长张颖看来,长期以来铜山着眼于未来的一系列蓝图规划,正在不断演变成现实图景——
区内企业正在加速与云龙湖实验室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交大新材料研究院、中红外研究院成果已实现项目化运作,上海大学环保科技研究院、山东大学新能源研究院加速推进,重大平台的辐射效应正不断被激活。
今年以来,铜山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相关院所的对接频次和合作质效不断提升,金刚石颗粒表面金属化项目、希格玛工业仿真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相关项目相继落地,科技招商凝聚的资源优势日益凸显。
用今日之奋斗拼出一个光明未来,铜山,永远不会停下攀登的脚步。
制图:赵鹏来 姜文彤
图片:许晨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