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龙新实践
本报记者 宋新
力量在坚定信心中汇聚,目标在凝心聚力中实现。
6月27日,中国共产党徐州市云龙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动员全区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力打造“三个中心”,高质量建设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龙新实践。
“要深刻领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更加坚定打造淮海经济区新质生产力活力中心的信心决心;要深刻领悟在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坐标方位和使命任务,更加坚定打造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服务中心的信心决心;要深刻领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加坚定打造淮海经济区资源要素集聚中心的信心决心。”云龙区委书记陈婕强调,全区上下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目标明确 路径清晰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如何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拔得头筹、抢占先机?云龙区找准切入点、下好先手棋,更好催生稳增长的支撑点、调结构的突破点、育动能的起跳点。
加快推动产业转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厚植实体根基。云龙区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区之要,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双轮驱动”战略,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主要突破口,把发展都市型工业作为重要发力点,夯实城区经济发展的产业根基,锚定智能制造、检验检测、生物科技、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零碳负碳等产业聚力突破,推动以创新驱动为关键的新质生产力“从0到1再到10”。
着力强化核心功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创协同效应。作为市委、市政府定位的“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云龙区将主动在服务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上校准坐标、找准定位,用“核心功能”强化“功能核心”,让“城区定位”变为“发展地位”,不断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云龙区将强化平台协同,充分发挥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淮海国际博览中心、淮海邮件集散中心协同作用,更好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环节各链条蓄势赋能;将强化区域协同,在淮海经济区推动产业项目共建共引、创新资源共聚共享,引导更多先进生产力要素汇聚奔流;将强化空间协同,科学合理布局老城片区、新城片区、涉农片区,实现“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相协调相统一。
加速集聚高端资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要素支撑。云龙区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依托金融、商务、会展等中心集聚的优势资源,联动南信大、江苏师大、徐州医科大等高校院所引才聚才;打响“才聚云龙·智领未来”品牌,坚持以“产业强区”留住人。打出政策环境“组合拳”,健全运用财政资金撬动各类资本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协同发力,更好支持重点产业、特色平台和优质企业发展。打好要素配置“改革牌”,进一步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统筹抓好项目招引和载体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稳步铸强科创实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创新动能。云龙区以全市打造区域科创中心为契机,更深层次搭建创新平台,更大力度培育创新主体,更实举措优化创新生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云龙区将做精做优创新平台,持续贯通“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新链条,加快云盛科技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项目建设进度;培大育强创新主体,加快打造科技企业梯次培育矩阵,针对重点研发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力争形成一批突破性、原创性成果;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持续提升招商质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蓄项目后劲。招商理念上“守正不循旧”,深入实施“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行动,确保全年招引超亿元项目20个、超10亿元项目2个、超50亿元项目1个以上。招商方向上“求远不舍近”,11个招商专班拼实绩赛贡献,围绕“两图一库一清单”按图索骥,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积蓄更多“爆发点”。招商重点上“抓大不放小”,土地类项目招引算清精细账,加快大龙湖商业中心、动能谷活力街区等特色产业导入;金融类项目招引聚焦金融全要素集聚,加快项目落地;楼宇类项目招引坚持“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理念,推动楼宇业态升级。
勇挑重担 多作贡献 全面扛起“头马”担当
当前,云龙区正处在转变理念、转换赛道、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区上下将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把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积极投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云龙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云龙区经济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易喜军表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区经发局将谋篇布局当好参谋,牵头细化“三个中心”行动方案,全力建设淮海经济区新质生产力活力中心、协同发展服务中心和资源要素集聚中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发力培育壮大智能制造、检验检测、零碳负碳、数字经济、生物科技等产业;夯实发展基本盘,确保重大产业项目和民生实事工程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打造近悦远来营商环境,汇聚各方发展资源,融入新质生产力发展蓝海,努力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区科技局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高成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三个中心’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云龙区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王盛军表示,将高质量引育创新主体,围绕智能制造、检验检测、零碳负碳、数字经济、生物科技等产业,大力开展科技项目招引和培育,形成科技企业梯次培育矩阵;高标准建设科创平台,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汇聚创新活力,提高现有4家国家级孵化器管理水平;高效率推动成果转化,主动搭起大院大所与辖区企业产学研用合作桥梁,持续打造云龙科创圈。
“我们将聚力争当‘三个中心’建设排头兵。”汉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庆洋表示,街道聚力提升创新能力,坚持“以楼聚产、以产兴街”,全力服务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以新质生产力激发楼宇经济发展动能,重点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聚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构建街道、楼宇、园区“三位一体”协同机制,着力招引高端金融数字产业和总部经济;聚力做优“链”上供给,坚持党建产业“双链融合”,以党建“内链”驱动产业“外链”,探索成立金融产业社区,主动对接链内企业发展需要。
潮平岸阔帆正劲,乘势而上谱新篇。
云龙区将大力弘扬“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之风,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工作,努力在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形成更多实质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云龙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