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6月19日至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二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观摩暨经济运行分析会,现场观摩睢宁、新沂、邳州9个重大产业项目,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奋跃而上拼项目、攻项目、竞项目的蓬勃干劲。大家边走边看,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呈现出千帆竞发之势,一幅幅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处处涌动着投产建设、比拼发展的热潮。
勇挑大梁,力争今年实现『三个过千亿』
新沂市委书记、市长李胜
在冲刺“双过半”的关键时刻,徐州市委、市政府举行项目观摩,既是一次重大项目的“集中检阅”,也是一次项目建设的“比学赶超”,更是一次加压提气的“战鼓催征”。兄弟县区竞相发展之势值得我们学习。新沂市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多作贡献,冲刺“双过半”、决胜全年度。在发展目标上,力争今年实现“三个过千亿”:GDP过1000亿元、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过1200亿元、服务业开票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
在发展思路上,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力打造“四个城市”:一是打造淮海经济区现代工业城市。坚持大抓工业、大抓项目,力争全年招引30亿元以上项目4个、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建设名副其实的“徐州县域工业领头羊”;二是打造长三角北翼交通枢纽城市。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积极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低空经济,全面提升“枢纽新沂、开放门户”辐射力;三是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滨水花园城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厚植美丽新沂生态底色,彰显水乡特色,建设亲水走廊、城市公园、和美乡村,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四是打造大运河畔商贸文旅城市。依托“一山一湖一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创建马陵山5A级景区、窑湾古镇旅游度假区,擦亮“来到新沂,心旷神怡”城市名片。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我们将以此次观摩为契机,点燃奋斗激情,深入开展“拼担当赛贡献、拼项目赛实绩、拼实干赛作风、拼服务赛效能”“四拼四赛”活动,以实干实绩向徐州市委、市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报记者 王正喜
坚决扛起『城区经济发展主阵地』责任担当
云龙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郑伟
通过本次观摩,切实感受到兄弟县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强劲势头,也坚定了我们做好下半年工作的信心决心。云龙区将以本次观摩为契机,动员全区上下坚决扛起“城区经济发展主阵地”责任担当,全面聚焦“三个中心”建设,保持“提速竞跑”姿态,点燃“二次创业”激情,努力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挑大梁、勇担当、作贡献”。
坚持项目为王,聚力打造城区经济增长“强支点”。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全力实施总投资250亿元的6项市级和77项区级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德基广场、招商M大道、威盛电子等项目建设,切实把项目建设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效。
突出核心功能,聚力打造服务区域发展“强引擎”。充分发挥淮海金融服务中心、国际博览中心、邮件集散中心等重大功能性平台辐射带动作用,加速推动招商检测混改及资源导入,加快设立中电子、中化学等央企区域分支,主动服务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大局。
强化区位优势,聚力打造资源要素集聚“强磁场”。充分发挥区位、平台、文化等多重优势,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利用高密度的科教资源、国省级实验室集群优势,引领带动更多创新平台在云龙“落子布局”。
本报记者 宋新
『项目为王』持续增强『343』发展后劲
徐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赵欣
这次全市二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观摩,既是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对决战决胜全年目标任务的动员部署。通过现场观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项目加快建设的火热场景,感受到了全市上下“大干项目、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建设决策部署,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投资、调结构、促发展的“主抓手”,聚焦“343”创新产业集群建设,全力以赴加快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增长呈现逐月加快的态势,截至今年5月底,省、市、县三级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累计实现投资807.8亿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将以此次观摩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节点计划,全力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提质增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奠定有力支撑。
一是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发挥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作用,会同职能部门、板块科学推进项目招引建设,严把项目招引落地关口,优选投资主体实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产业补链强链的项目重点推进;二是扎实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加强部门协同联动,保障项目用地、用能等关键要素,破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推动项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克服雨季影响,抢时间、赶进度,按序时节点建设实施;三是扎实做好项目增补储备。聚焦今年招商引资成果,择优增补列入市级重大产业项目清单,持续增强“343”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后劲。
本报记者 王正喜
『拿地即开工』促进产业项目建设
徐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曹辉
此次观摩的重大产业项目,投资体量大、建设速度快,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徐州产业发展强大的后劲和活力。
去年以来,我局共服务37个重大产业项目,实现了“拿地即开工”,积极推行施工图容缺预审,为217批项目办理了施工图审查,较好地促进了产业项目建设。下一步,市住建局将在徐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大重点、做到三个全面,全力做好重大产业项目服务工作,在推动经济向上向好上作出住建应有贡献。
一个目标:即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要站在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高度,高标准谋划和推进城市建设工作。
两项重点工作:一是积极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市场+保障”双轮驱动,不断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大力吸引青年人才和外地人群来徐购房置业,积极构建我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模式;二是积极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省政府支持建筑业发展的五个方面、16条措施,推动我市建筑业绿色化、装配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加快培育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三个全面:一是全面提速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拿地即开工”审批机制,积极推行联合审图、容缺受理、分段办理施工许可等,大力促进重大产业项目早建成、早投产;二是全面抓好工程质量安全。大力推进智慧工地、文明工地和标准化工地建设,对221个重大产业项目工程,加强质量和安全监管,确保顺利建成投产;三是全面打造美丽宜居城市。围绕“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要求,加快推进182个商品住房项目高品质建设和交付、推进57个老旧小区改造、6个乐享园林项目和112个海绵城市项目建设,奋力打造宜居幸福的智慧城市。
本报记者 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