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戏曲传承“卡脖子”问题
2024-06-20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6-20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张瑾)曲牌连奏、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合奏…… 6月18日晚,华灯初上,徐州工程学院下沉广场的一场徐州梆子戏音乐创作人才培训班结项音乐会,吸引了众多师生围观欣赏,成为毕业季校园里的一处靓丽风景。
将古老戏曲与当代艺术有机结合、乡土文化与都市审美和谐兼容,作为江苏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徐州梆子戏音乐创作人才培训吸引了来自全省专业剧团、文化团体、艺术院校的30名学员参加。经过30天人文素养课程、戏曲作曲技能、实践采风等学习,学员们在省内外名家的指导下,在汇报演出中展示了梆子戏音乐的独特魅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梆子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地方戏曲的瑰宝,它以独特的唱腔、激昂的曲调和丰富的表演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培训班发挥高校平台优势,针对性地培养徐州梆子戏音乐创作人才,逐步改变目前基层专业剧团音乐创作人才匮乏的状况。”徐州工程学院师范学院音乐教研室主任郭芳教授介绍。
来自睢宁县柳琴剧团的学员赵伟说:“这次培训,让我有机会参与梆子戏音乐的创作和表演,理论联系实际,探索梆子戏音乐的创新发展之路。”专注观看完整场演出,大学生王维璐说:“这场传统戏曲音乐会是我们平时学习接触不到的领域,从中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戏以曲兴,戏以曲传。”受邀为学员作讲座的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研究员汪人元在开班时曾表示,“此次培训,瞄准了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是专业性、艺术性极强的文化建设之举,打开了文教融合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