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文明徐州人 让城市更美好
  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阿湖镇变生态包袱为绿色财富

2024-06-19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6-19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鲁冰

搂草机、打捆机轮番上阵,经过旋转、压缩、捆绑等环节,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亩地小麦秸秆的压缩打捆。6月8日,在新沂市阿湖镇各村收割后的麦田里,一个个被打包成圆柱体或正方体的小麦秸秆捆散落在丰收的田地里,等待装车运往临时存放点。

“把这些麦秸卖给养殖场,省事又省心。”阿湖镇三里村村民张伟说,回收的秸秆被运送至盛阳公司等养殖企业作为牲畜的“口粮”,成了种养循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生态包袱”变身“绿色财富”。在人们喜获新粮的同时,养殖场里的牲畜也享用上了新“口粮”,这些麦秸被运送至养殖场作为饲料,既增加了收入,又保护了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现在是麦收阶段,新的麦秸也下来了,我们的牛可以吃到新‘口粮’了。公司目前存栏肉牛1000多头,需要的草料也多,包括小麦秸秆、玉米秸秆,附近村的草料基本上都是我们公司收购的。使用农作物秸秆喂牛,不仅能降低养殖成本,还能维护牛的消化机能,促进胃肠道健康。”新沂市盛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幸福说,农作物秸秆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成分,是养殖场的重要饲料来源之一。

在该公司的饲料仓库里,打碎的小麦秸秆整齐地堆放着,今年三里村种了2900余亩小麦,小麦丰收后该公司第一时间联系打包机将秸秆打包,为公司养殖的肉牛准备“口粮”。

回收的秸秆除了作为牲畜饲料,还可以作为蘑菇的培养基。秸秆含有丰富的碳、氮等营养成分,能为食用菌生长提供能量。阿湖镇中沟村的村民们将秸秆混合起来作基料,种植出来的平菇更厚实鲜美。

“原来使用玉米芯,价格高一点,一袋成本接近两块钱,现在用小麦秸秆和玉米芯结合,也就一块多。蘑菇的生长季节是从9月份开始到来年4月份,每斤平均能卖到1.6元,每亩收入在4万元左右。”阿湖镇中沟村蘑菇种植户王三英说。

据了解,阿湖镇近年来大力推广秸秆饲料化、蘑菇培养基等秸秆回收综合利用新模式,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价值,形成低成本、高效益的“绿色循环”产业链,减轻农户处理秸秆负担的同时,有效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今年,阿湖镇针对条河、芦湖、黄柏、中沟、阿湖、墩新、林头7个村小麦种植面广且均为旱田的特点,专门引进、组织16台秸秆打捆机、20台运草机械车,为村民开展“收割、打捆、清运”一条龙服务,使秸秆变废为宝。

“以前,每逢麦口,农民都为小麦秸秆犯愁,从地里装车拉出去很费力。而现在的麦秸已从‘负担’变成实实在在的‘财富’。不仅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还解决了农民处理秸秆的难题。”新沂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科长徐士才说,新沂市现有秸秆收储企业22家,有较大的秸秆收储场所28处、临时收储点35个,整合秸秆储运机械1200多台套,该市按照“疏堵结合、以禁促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利用”的原则,综合施策,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实现了秸秆“变废为宝”,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