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种粮大户的高产梦
本报记者 鲁冰
“三夏”时节,麦浪滚滚,颗颗饱满的麦穗在烈日下随风摇曳。近日,在新沂市时集镇白石村的一片小麦实验示范基地上,来自苏鲁豫皖四省的100多名种植大户,聚拢一起观摩在田小麦不同品种的长势,探讨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各项技术。
“在这片实验示范基地上,我们种植了40多个审定的品种和自己培育的新品系,在产量三要素的协调方面表现优异,增产潜力大,抗病、抗倒伏能力强。”一个被太阳晒得黝黑的中年男子手抚麦穗向客人讲解。
时集镇党委政法委员赵浩告诉记者,这个中年男子叫陈思广,白石村本地人,是时集镇有名的种粮大户,他种的粮食不仅产量高,而且在种子、肥料、农药等亩均用量比别的农户也低得多。
观摩结束后,陈思广送走了客人,向记者讲起了他的种粮故事。
与种粮“结缘”
1984年,由于受到新沂市农业部门小麦品种试验田的影响,15岁的陈思广便开始学习小麦大豆高产种植技术。两年后又试验种植高产小麦和新的大豆品种,搞起了杂交育种,成了当地小有名气最年轻的种粮高产户。并在1992年实现大豆亩产370公斤的产量,成为当时的一个奇迹。
1993年,陈思广成立豆麦种子公司,推广小麦大豆良种,其拿出1万公斤大豆种子向种植户承诺:亩产达不到300公斤种子钱不要。经验收,参与赊种的农户平均亩产达到316公斤,当时多家媒体给予了报道。
1996年,小有成就的陈思广跨界迈向养殖业,发展年出栏2000头的养猪场和100亩鱼塘。由于养殖技术上的缺陷,不仅没有赚钱,最终还赔了65万元。
“那个年头的65万元是个什么概念啊!赔了那么多钱,连个‘吆喝’都没赚到。”回忆过往陈思广深有感触。
痛定思痛,陈思广决定回归老本行。2002年,他流转承包了240亩没人愿意种的特差荒地,继续搞起了他的强项——粮食种植,并在2003年种植高丰一号大豆品种,创造了10亩地4300公斤的高产量。
向高产“逐梦”
“实现粮食高产,一直是我的梦想。”陈思广告诉记者,2022年秋,他又流转承包了300多亩地,搞起了高产攻关示范田,目标把大豆单产量提升到400-500公斤、小麦900公斤、玉米1100公斤,一年两季小麦加玉米创造亩产2000公斤的佳绩。
陈思广介绍,多年和土地打交道,他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科学种植体系:高产示范田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集成应用了一整套绿色增产技术,在品种选择上,科学选用高产优质广适抗逆小麦新品种;在种植技术上,以提升土壤有机含量为重点,推广应用秸秆粉碎深翻还田、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等技术,培育良好耕层;在管理方式上,通过滴灌增施微生物菌剂,实现水肥菌精准管理;同时采用肥料后移,重施拔节肥,确保小麦秸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
5月31日,在徐州市、新沂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与苏鲁豫皖四省100多名种植大户的共同见证下,收割机实收鲜麦亩产1048公斤,折去13.5水分后实收干麦850公斤。而此前对两家普通种植户进行了测产,一家亩产453公斤,另一家亩产450公斤,陈思广的麦田比普通种植户多产400公斤左右,每亩可以多收1000元左右。
为大户“护航”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良种是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时集镇镇长张玉表示,近年来,时集镇以“稳产增收、提质增效”为主要目标,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在白石村建设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种植基地,通过节种、节水、节肥等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肥利用率,培育的种子畅销苏鲁豫皖四省。
时集镇是农业大镇,小麦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1万亩左右。
为扶持种粮大户发展,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时集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现农机保有量超2000台。张玉介绍,通过对接农技部门,定期与种粮大户联络,随时提供技术支持;及时发布水旱病虫害预警,提前发放药剂,组织无人机进行大田喷施;对路网、电网、林网、桥涵、灌溉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粮食产量实现三年连续增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