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力打造城区经济领头羊
本报记者 谢川 段昱
炎炎六月,万物生长,尽显蓬勃风采。
骄阳下的泉山大地,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民生服务“热潮涌动”,消费市场“热力十足”……泉山上下正用“拼”的火热状态,掀起高质量发展“夏日攻势”。
在这个火热的季节,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的热潮中,6月11日,中国共产党泉山区第九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动员全区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城区经济领头羊,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泉山新实践。
行至岁中,一半是回望,一半是向往。回望过去,泉山彰显了作为主城大区“扛重责、挑大梁”的作用。展望未来,泉山又该如何将新的目标任务转化成现实?与会代表们一致表示,将时刻保持紧迫感、责任感,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泉山新实践,在新征程上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优势累加 催生高质量发展动能
春争日,夏争时。会场外,骄阳奔放;会场内,气氛热烈。
当行至新的节点,翻开泉山今年一季度经济发展的成绩单,一组数据令人振奋——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含港务区)占全市10.6%,达到“十分之一”的占比,环比提高2个百分点。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
面对这“十分之一”的占比,泉山自觉把它作为在全市大局中“挑大梁”的“基准线”,作为“明发展”的“最底线”,主动往这条“线上”发力,为稳大局、应变局多作贡献。
“我们要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泉山发展定位紧密结合,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努力增强城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首位度。”会上,泉山区委书记,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勇的一番话燃起了与会人员的斗志。
保持更优状态,才能创更好成绩。深入剖析自身,泉山比较优势尽显,展现出发展的强大韧性。
徐州是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独立板块,而泉山则是徐州的重要增长极。泉山具有创新园区、产业腹地、骨干企业,科教资源丰富,要素条件齐备。同时,泉山是长三角北翼支点城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载体优越、辐射广阔,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其应尽之责。
未来,泉山将立足自身在生态环境、科教资源、载体平台、发展腹地、辐射带动、特色文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更大力度为全省全市大局作出“泉山贡献”, 更大力度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深化“泉山探索”, 更大力度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彰显“泉山作为”,以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培育发展,催生泉山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目标向“新” 推动城区经济扩量提质
“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明确徐州‘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点’,我们必须精准施策推动城区经济扩量提质……”在分组讨论中,对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向“新”而行这一重要目标任务,引发了现场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
站在冲刺二季度的关键节点,如何铆足干劲,奋力跑赢“上半场”?大家纷纷表示,将直面压力挑战,注重扬长克短,聚力解题破局,凡事多想一步,行动再快一步,工作更进一步,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开发展新空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泉山将用好“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法论,坚定目标、发扬优势、抓实举措,树立五个发展目标: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城区“主力军”;打造全市城区经济“领头羊”;打造区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打造城区楼宇经济“排头兵”;打造区域双向开放“新标杆”。
心中有目标,人生有干劲。明目标,泉山为自己蓄力。
“作为泉山‘南大门’,翟山街道有基础扎实、要素集聚的优势,在贯彻落实区委全会工作部署上,有责任做得更好更快。”泉山区翟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海波表示,今年,街道的工作主基调就是“争当模范生,争做排头兵”,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面落实“一带一园三圈”的发展战略,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向新而生”、产业布局“向实而兴”、增量贡献“向高而攀”,为建设现代化新泉山再立新功。
泉山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红发表示,区科技局将抓牢“三个更有效”,切实贯彻落实区委全会精神。“我们将更有效地转化科教资源,强化校地协同,聚合创新人才;更有效地统筹政策体系,无缝衔接上级政策要求,全面落实泉山‘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十二条’,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创新科技环境;更有效地推动产业创新,精准搜集整理科创企业技术需求,更大力度支持开展研发攻关,推动更多创新主体发展在泉山。”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泉山大地正激荡起“新”的乐章。
行动落实 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泉山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泉山区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泉山解法”提供了遵循。
一个行动一个行动抓,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做。面向未来,泉山正以更高规格的行动、更务实的举措与姿态乘风而行。
结合实际,泉山将重点做到“六个着力”——
着力建设“科创之芯”,努力筑牢科技支撑。抓牢科技创新牛鼻子,坚持科技、教育、人才一体推进,加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引擎。
着力打造产业强区,突破发展现代产业。加快构建以泉山“123”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有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耦合,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根基。
着力壮大楼宇经济,加快楼宇提质增效。坚持以楼聚产、以楼强链、以楼赋能,引导更多优质企业上楼、新兴产业进楼,放大楼宇产出,提升经济密度,做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载体。
着力增强辐射带动,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城区集聚辐射带动力,巩固树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联动优势。
着力繁荣商贸经济,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发挥商贸业在经济循环中的基础作用,放大泉山对周边购房、购物的吸引力、辐射力,提升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服务便利度,增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鲜活力。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激发增长动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打通堵点、畅通循环、完善机制,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潜力空间。
“泉山区委全会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全面部署,对经济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淮海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权威表示,港务区将提高企业创新活力,夯实科技支撑,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以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赋能热电行业、装备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壮大物流发展辐射作用,谋划建设淮海经济区大宗物资集散基地,依托中欧班列、铁海联运优势,推动更大范围生产要素集聚重组,辐射扩散;分类施策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契机,支持四方锅炉、圣泽钢构等重点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帮助企业提信心、稳预期、解难题、促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万物生长,不负韶华。耳畔,号角已经吹响;脚下,征程已经开启。泉山,正释放火热的激情,满载光荣和梦想,开始新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