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田大夫”地头“把脉”忙

2024-06-05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6-05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技术人员在操控无人机喷洒农药。 本报记者 鲁冰 摄

本报记者 李薇薇 张雷 鲁冰 武佩剑 周双双 胡明慧

初夏时节,连片的麦田飘来淡淡清香,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此时正值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一群特殊的身影正忙碌着,他们被农民亲切地称为“田大夫”。

“田大夫”们是来自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农技专家们,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建议和技术支持;他们带来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助力农业增产丰收,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专业+技术 助农

“胡主任来了!”沛县龙固镇村民王宋科正在田间忙碌,远远看到镇农技中心主任胡新东来了,便高兴地打起招呼。

“王大爷,您这片麦田长势喜人,这两天就得准备收割了。”在王宋科的麦田里,胡新东蹲下身子,细致地察看小麦的生长情况。

在麦田中,胡新东耐心地向围过来的村民们传授农业知识。他提醒村民们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收割时间。同时,他还向村民们传授了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

多位村民围着胡新东提出疑难问题,胡新东耐心地一一解答。王宋科激动地说:“胡主任你真是我们的贴心人,你给我们提供的建议太实用了,有了你的帮助,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旁边的村民王进美也补充道:“胡主任不仅农技知识扎实,还关心我们的生活。在他的指导下,我们今年一定能有个好收成。”

“突!突!突!” 在田间的另一头,几个农机手正在操作收割机。胡新东紧盯着收割机的行进轨迹,不时提醒农机手注意调整收割高度和速度,眼中满是对丰收的期待。

同样期待丰收的还有“田大夫”夏宝中。

在贾汪区紫庄镇张楼村一片400亩的麦田里,农技员夏宝中正蹲在地上,抓起一把土反复揉搓,又掐下一株麦穗在手中揉出饱满的麦粒,“你看这麦粒,灌浆饱满,干叶少,秸秆也非常有弹性。今年小麦长势挺好的,村民们都夸小麦长得旺,今年丰收没问题。”今年62岁的夏宝中,是村民口中的“及时雨”。谁家有种植难题都会找到他,他也会尽己所能去解决。

最近一段时间,夏宝中每天都会来田里转几圈,看着长势不错的小麦,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作为一名从业近40年的农技员,夏宝中深知农民们的辛劳和付出,也明白科学种植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早在这一季麦播前,夏宝中就利用村里的“新农村大喇叭”作了好几十场“小麦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广播培训,让种粮大户、村民们都能听到、学到农技知识。

“种地,老辈人靠经验,如今靠科技!以前,高产得靠腿脚勤快,现在呀,还得要头脑灵光、学技术快。”夏宝中感慨,“坚守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我们坚持向科技要粮,让‘藏粮于技’走进现实。”

高科技+高标准 强农

“5、4、3、2、1,起飞!”在新沂时集镇白石村的麦田里,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一台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载着农药稳稳起飞,在麦田上空平稳飞行,均匀地喷洒农药。风儿吹过,一株株小麦随风起舞,涌起阵阵麦浪,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丰收在望的美好图景。

“近期是防治赤霉病、白粉病、穗蚜虫等病虫害的关键期,这次施药过后,还要再次复查防治效果。”在新沂市时集镇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无人机作业现场,该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程大勇对小麦种植户陈思广说。

连日来,新沂市农业农村局的“田大夫”们抢抓晴好天气窗口期,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施肥喷药作业,通过科技手段助力田间管理,为小麦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过去我们防治病虫害都是人工背着喷雾器打药,耗费人力不说,还容易踩到秧苗导致减产。如今有了无人机进行喷药作业,不仅节省人力,而且喷洒覆盖率高、效果还好。”小麦种植户李伟说,“以前种植小麦全凭经验,现在从种到收都有技术人员全程指导,又方便又省心。”

运用科技赋能田间管理,已成为助力粮食稳产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高质高效高标准的农业技术推广则为新农人的素质提升助力赋能。

“从小麦播种到田间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田间抗逆应变措施综合落实等每个生产管理关键时期,我们农技人员都会深入麦田,为农户提供及时有效的农业指导。”在睢宁县庆安镇江苏省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现场,庆安镇农技中心主任周红珍向前来参加小麦观摩会的农技人员及种粮大户说道。

5月下旬,来自睢宁县各镇(街道)的“田大夫”们带着种粮大户前往各小麦示范田,观摩不同肥水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的长势。观摩中,各示范片农技负责人从小麦品种、株高、穗长、穗粒结构、土壤墒情、病虫害情况及田间管理技巧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大家全面了解小麦长势状况,解答种植户们的各种疑问。

金城街道种粮大户赵方玉今年种了700亩小麦,此次观摩给了他很大启发。“每个示范田的管理情况都了解了,跟他们比起来,我种地有点‘粗糙’了,得跟他们学习先进的科学种植经验。”赵方玉笑着说。

“我回去之后,要不断总结经验,把他们新的播种方式、施肥以及管理技术,应用到我们自己的田块上去,争取明年有一个更好的收成。”凌城镇种粮大户陈宏尚表示。

新理念+产业化 富农

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是“田大夫”们的追求。

邳州市邹庄镇农技中心主任李计辉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对邹庄镇各村农作物的种植情况了如指掌,农作物到了什么阶段、该做什么防护,他总能想在村民们的前头。除了把技术、经验送到田间地头,李计辉也把新的种植理念和种植模式带到农户身边。

“邹庄镇银杏林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的同时,如果能把林下资源也充分利用起来,可以有效带动群众增收。”李计辉介绍,目前邹庄镇在石东村已经发展了一片林下松茸种植基地,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每年可以给石东村增加十余万元村集体收入。

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当好“田大夫”,李计辉时刻不忘抓紧时间学习给自己“充电”。

“干我们这行的,不是在地里‘教’,就是去外地‘学’。”李计辉说,“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才能把新观念、新技术、新要素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

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不能只搞一种模式,不是同质化、统一化、公式化,而是要特色化、差异化、精细化。

在铜山区房村镇李庄村葡萄种植园内,农技专家郝兴华正在对葡萄进行管护,为今年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走进葡萄园,一株株葡萄藤长势茁壮。绿油油的叶片下,一串串刚成型的小葡萄镶嵌在绿叶藤蔓间,煞是喜人。郝兴华正与工人们一起忙着剪除弱果、小果,疏开葡萄果粒间的空隙,确保不会因为过量生长,出现果实的挤压和破损现象。

“目前葡萄正处于挂果期,重点要抓好疏叶和疏果这个环节,对于叶片过密的枝蔓要进行疏叶,要注意劣质果的剔除和适度的疏果,这样才能将养分留在更好更优质的果实上,从而既提高葡萄口感品质,也有利于葡萄的后期生长,使葡萄长势均匀。”郝兴华边干边说,“葡萄园肥料全部用的是农家肥和黄豆,虽然结的果个头不算大,但它含糖量高、香味浓、颜色好,在品相、品质等方面都深受消费者喜爱,平均亩产量在4000斤左右,主要是通过网上和田头销售,回头客较多,根本不愁卖!”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支撑。生产标准化、技术高新化、形象高端化,房村镇正以精品葡萄为纽带,积极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大力发展葡萄特色种植产业,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

不负农时不负耕耘。在广袤的田野上、在瓜果飘香的大棚间,处处都凝聚着“田大夫”们的智慧和汗水。这些“田大夫”用丰富农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田间地头为农作物“把脉开方”;用先进的种植理念和科学技术手段助力农业增产丰收,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