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罗天下 > 社会 > 正文

江苏宿迁:向“技”借力 蓄“能”而行

2024-05-29  来源:宿迁网  编辑:燕原斌
2024-05-29  宿迁网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宿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盯“615”产业体系,积极探索“政策惠才、融合育才、培训成才、平台选才”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打造“技能宿迁”人才培养品牌,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筑好人才“蓄水池”、激活发展“内驱力”。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10.53万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达到909人。

“催生”新模式,“技能宿迁”掷地有声

城市因技能而兴,因人才而强,如今技能人才已逐渐走到城市“舞台”的中央。


从坚持技能人才兴市强市,到高质量推动技能人才“当”家,“技能宿迁”在后发快进的过程中爆发出蓄势已久的潜力。

日前,第七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总决赛在宿迁圆满落幕。经过3天的“龙争虎斗”,我市选手在20个赛项中共斩获6个赛项“状元”,以实际行动再次彰显“西楚工匠”的新气象、新风采,描绘“技能宿迁”建设的新篇章、新蓝图。

因改革而闻名的宿迁,在技能品牌建设中同样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早在2022年初,宿迁便印发了《“技能宿迁”行动(2022—2024年)实施方案》,以百场大赛竞技、数字技能专项、高技能人才培养等十大行动为抓手,全力打造技能人才集聚新高地。

成效好不好、实不实,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如今,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近年来,我们公司借助百场大赛竞技行动‘春风’,积极开展职工岗位技能练兵比武,239名人才在比赛中‘崭露头角’,中级、高级技能人才增幅达56.2%。”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娟说,人才脱颖而出,待遇相应“加码”,“得益于此,人才干事创业的信心持续增强,企业发展壮大的后盾不断增强,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百企岗位练兵、百场技能竞赛、百万技能人才,依托“三百竞赛”,全市共有近2万名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投身纺织服装、酿造(酒)等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之中。

当下,“数字成就未来”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共识,在推进“技能宿迁”建设中,宿迁深知数字经济在未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为此,宿迁深入实施数字技能专项行动,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加大紧缺型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赋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并在全省率先成立数字产业学院。截至目前,全市新增数字技能人才2.08万人。

与此同时,宿迁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更是不留余力。立足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链培育的实际需要,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行动,加快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不断优化高技能人才队伍结构,着力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

据统计,全市共有5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获评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获评“江苏大工匠”称号,20人获评“江苏工匠”称号,43人获评省企业首席技师,13人获评省卓越技师。

蹚出“新路子”,“宿迁技能”百花齐放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哪里有瓶颈制约,哪里便应是改革的主攻方向。


宿迁便始终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坚持将评价放给市场主体。早在2014年,宿迁在全国率先实施资格资质去行政化改革。2017年,宿迁继续深化“评价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并成功获批江苏省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试点。

具体实践中,宿迁通过创新实施企业人才评价认定,引导企业结合生产经营需要,自主开发评价标准规范、运用评价方法、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鼓励企业量身培养适岗型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全市已组织企业、行业协会等自主开发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行业规范、企业规范等技术资源20余项,备案技能人才评价机构190余家,评价各类人才12万余人次。

与此同时,宿迁始终将培育精准到源头处,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紧扣全市重点产业布局,从专业产业匹配、技能人才供给等方面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开设“精准化”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等方式,进一步深化产才融合,贴合产业定专业、贴合岗位定标准、贴合需求定载体,让技能人才供给侧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侧。目前,全市技工院校专业开设与主导产业匹配度达85%以上,推动共建8个二级产业学院,开设“订单班”“冠名班”95个,量身培养9500余人。

此外,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宿迁创新建立社区培训学院,实行县(区)人社部门、乡镇(街道)、公办技工院校三方联合运行,推进技能培训进社区、进村居,让群众就近免费享受技能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岗前培训等7种项目培训。

从早期的敢作敢为到后续的持续深化,从立足发展实际打造特色模式到把握未来趋势精准抢占先机,细数近年来宿迁技能人才工作发展历程,每一项创新举措都可圈可点。可以坦言,在改革创新的持续“加码”下,宿迁努力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已然走出了一条独具宿迁特色、符合发展实际的技能人才“康庄大道”,更是有力叫响了“宿迁技能”这一“金字招牌”。

凝聚“新力量”,“技能社会”愈加凸显

一技傍身,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高端化的趋势。正因如此,让人人都因技能可成才、能出彩、有奔头,人社部门责无旁贷。”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钱信松坚定地说。

群众需求在哪里,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的触角便伸展到哪里,宿迁从未让技能人才失望过。

聚焦高校毕业生、“两后生”、新生代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宿迁实施就业培训强基行动,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放职业培训补贴,帮助劳动者掌握技能、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全市新增职业技能人才11.97万人。

与此同时,宿迁创新实施的“自选动作”,更是深受群众肯定。

被誉为螃蟹养殖销售“田秀才”的程智,从事水产养殖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螃蟹养殖销售经验,并带动100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去年,程智通过乡土人才培育评价改革,成功取得正高职称。

他的奋斗经历,生动诠释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在宿迁只要身怀技能、心有梦想,就可以打破束缚,尽展才华。

现如今,像程智这样带着“泥土味”的农民成功“转正”的人并非少数。宿迁在全省率先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评价改革,创新推进为农民评职称工作,让农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学历体现在实绩中,推动“传技艺、强产业、带领富”。目前,已有2368名农民取得初级、中级、高级职称。

在宿迁,只要脚踏实地,有本领、有能力,技能人才就一定能够大放光彩。格力大松(宿迁)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李毅对此深有体会。

“之前因为时间、精力原因,我一直没有评职称,借助‘直通车’政策,我在2022年直接取得工程师中级职称。”李毅对“直通车”政策连连称赞,他从事家用电器开发研究工作已有17年,任职期间通过对生产精益化、物流准时化、制造自动化等方面进行梳理,帮助企业节约成本420余万元,为宿迁智能家电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记者了解到,李毅所说的“直通车”是宿迁2022年创新实施的产业人才职称评价“直通车”政策。这一政策克服了学历、资历、论文、奖项四方面限制,开辟了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的“绿色通道”,并成功入选“全省或部分设区市实施的自主改革事项清单”。

2023年,宿迁持续深化产业人才职称评价“直通车”改革,率先在全省启动首批职称自主评审企业试点,从15条产业链重点企业中遴选20家专业技术人才密集、技术实力较强、内部管理规范的重点企业开展职称自主评审试点,赋予企业人才评价话语权,有近300名人才通过企业自主评审取得职称。

“当前,随着全市重点产业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期,技能技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钱信松说,下一步,全市人社部门将坚持“以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不断健全技能人才评价、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方面的主体作用,全力实现技能岗位“人人持证”,全面提升全社会对职业技能的重视程度和认可度,着力打造“技能社会”工作品牌,让宿迁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记者 马凌峰 通讯员 冒其辉 田野 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