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建强载体,滋养“科技新苗”育成“参天大树”
|
本报记者 段昱
“一株小苗”如何长成“参天大树”?这其中,既需经历岁月的磨砺,也需扎根土壤的坚韧,还需面朝阳光的生长。
培育科创企业就像栽树,也要用心呵护,耐心浇灌,方能成材。而说到培育创新主体,不得不提的,就是给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发展沃土”——一座座崛起的科创园区。
厚植沃土,方有巨树参天。近年来,泉山区将科创园区建设作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力量,以做优孵化环境和提升孵化能力为导向,坚持政策引领,强化考核导向,健全全链条保障体系,扎实推进科创园区建设提质扩量,让更多企业在沃土中“生根发芽”,继而“茁壮成长”,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做强高能级孵化平台 “淮海科创之芯”加快点亮
先后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4类9项“国字号”招牌;获得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30余项省级资质;自2020年以来,累计成功孵化各类企业800余家……
从“一位数”到“两位数”甚至“三位数”,数字的不断放大、叠加,让这座矗立在泉山的“科创明珠”——江苏淮海科技城,近年来不断向下扎根、汲取养分,逐渐展开一幅“枝繁叶茂、蔚然成林”的蓬勃新画卷。
作为泉山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江苏淮海科技城何以点亮星火,汇聚成势?这其中,离不开一个个科创企业的发展壮大。
2014年,一群热爱互联网行业的年轻人选择在园区集结,由此开启了他们的创业奋斗之路。走进江苏灵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这里处处能感受到年轻、活力与律动。公司目前员工平均年龄约为26岁,其中核心团队中高层管理者平均年龄约为28岁,员工普遍具备较硬的职业技能,其中在互联网行业从业8年以上人员占比为10%。
进门后,只见一幅大大的动漫背景墙上,讲述着公司一路的发展历程。从初创到成长,从成立时13人的团队到如今近400人、年营收超7000万元的互联网创新公司,江苏灵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徐州互联网数据安全领域的新秀。当前,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几千万元,占总营收的大部分比重。
“从一家初创企业到‘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处在江苏淮海科技城这座‘温室’里,企业一路发展享受到了很多暖心服务。”江苏灵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鲁海涛表示,未来,他们将加速发展,争做徐州互联网安全行业的先锋。
科技创新、平台先行。在江苏淮海科技城,像灵匠这样拔节生长的企业还有很多。
近年来,江苏淮海科技城始终锚定“科技创新策源地、高新产业孵化器、创新企业集聚区、科技双创示范区”功能定位,其作为“淮海科创之芯”的效应正加速释放。
聚力产业“链”向未来 “数字赛道新星”冉冉升起
如果说,江苏淮海科技城是徐州创新企业孵化的“老大哥”,那么来到秀美的云龙湖畔,这里正在崛起的一座科创新城——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则成为“后起新星”,正全力向着打造徐州市乃至淮海经济区数字经济发展“新名片”的目标迈进。
去年8月19日,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作为全区打造数字经济高地的重要载体,泉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抽调精干力量,举全区之力组建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工作专班,全力打造这一数字产业新城。在愈发充足的“阳光雨露”下,园区企业正不断突破发展阻碍,展现出愈发旺盛的生命力。
“‘数字珠山’,发车啦!”3月1日,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迎来一件喜事——“数字珠山”公交专线正式开通了。而在现场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那辆装饰极具现代科技感的公交车,而车的整体装饰设计都是由园区入驻企业——徐州市大数据集团旗下江苏彭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一手承办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徐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数字政府与智慧徐州建设的重大部署,结合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的发展思路,江苏彭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应运而生。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公司负责运营的“我的徐州”城市服务品牌 ,其汇聚政务应用270余项,正源源不断地展现出“人民至上、集约共享、融合创新”的综合性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优势。
“接下来,公司将继续依托‘我的徐州’城市服务品牌,完善支付平台、智慧商圈平台、学平险平台等功能服务。公司还将进一步注重技术资产的积累和保护,通过项目的持续建设,进行软著和专利的产出,也为申报‘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贯标等工作提供支撑。”江苏彭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庆麟表示。
如今,随着一批批数字经济企业落地运营,一项项人工智能产业加快推进,按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如茁壮成长的小树,不断积聚着能量,相信将撑起泉山未来产业发展的一片天。
构建耦合集聚生态 “创新孵化摇篮”串珠成链
如今,俯瞰整个泉山版图,一个个科创园区如同一颗颗明珠,镶嵌其间,逐渐“串珠成链”,成为培育科技型企业的摇篮,也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向南看,江苏淮海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即将建设,工程规划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入驻数字经济头部企业100家以上,计划2026年底投入使用;往西北望,泉山经济开发区着力当好都市工业发展的“主力军”,正依托贝诺产业园、电子材料产业园等园区载体,实施强链补链延链稳链行动……一片热火朝天谋创新的发展景象,正在泉山大地加速展开。
“近年来,泉山区着力建强科创载体平台,助力双创载体特色发展,充分发挥双创载体在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全区现有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含大学科技园)、8家众创空间,在市级绩效评价工作中,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获得良好以上等次。”泉山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泉山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把园区作为重要增长极,推动科研、制造、服务集中布局,产业链就近配套,创新链在地闭环,构建“耦合共生、集聚辐射”的发展生态,不断强化孵化器在产业创新生态中的枢纽作用,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守正创新,其势已成,其兴可待。在泉山这片发展沃土上,创新发展的绿意正加速涌动,越来越多的“创新幼苗”深深扎根、茁壮成长,并逐渐聚木成林,结出科技“硕果”,为泉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