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文化创新激发学校发展内生动力
|
||
|
本报记者 樊海涛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近年来,徐州经开区高级中学在“做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共享完美人生”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不断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之更趋于人性化、规范化、科学化,创新了“以制度管理聚力,以人文关怀凝心”的现代教育管理模式,实现了科学创新精致管理,促进学校在创新中突破、在精细中提质。
管理改革 不断丰富完善各项制度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学校不断丰富完善各项制度,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形成了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科学、民主、 高效、和谐、法治的管理体系。
近一段时间以来,该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李世建在大课间带领高三(10)班的同学们跑操。原来,该班班主任外出出差,回来后又请了婚假。恰逢李世建下到高三年级办公,便临时接任此班的班主任。
学校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思路,优化管理模式,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在管理机制改革方面,不断下移管理重心。李世建表示:“我们实行行政领导包挂教研组制度,校领导定期到年级办公,针对性地对年级部工作予以指导,这种情况现已成为常态。”
个人申报、民意测评、竞聘演讲、综合考评……人事制度方面,学校通过全员竞聘,让能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优秀教师走上中层管理岗位,从而使学校行政管理更有活力、更有动力、更有执行力。
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管理。近年来,徐州经开区高级中学大力推进制度文化创新,形成了适合校情的现代学校治理模式。该校以制度文化建设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着力由“制度立校”向“文化立校”逐步过渡。突出以人为本,激活教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党建促发展 “红烛先锋”助力品牌建设
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
“党支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党支部讨论、决定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李世建介绍。
学校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学校党支部致力于加强组织自身建设,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理论素养、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领导集体。
以党建促发展,以党建促品牌,学校党支部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主题活动,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争当“红烛先锋”,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为学校各项制度的创新及落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依法治校 为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和民生事业,扎实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徐州经开区高级中学积极推进创新管理,办学治校以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为前提。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党支部书记为正副组长,以校办、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细化学校行政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校务管理、收费管理、后勤管理等制度,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扎紧制度“笼子”,切实规范办学行为。
该校加强民主管理,坚持教代会制度,接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校务公开监督小组,设置校长信箱、校长热线,在校园网上及橱窗中设有校务公开栏,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及时公示。
“学校领导干部自觉接受教代会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涉及学校改革发展以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提交教代会讨论、审议、表决,确保阳光公开透明。”李世建说,相关举措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维护教职工的权利,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