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漫评 | 中老铁路再“建新功”,合作共赢尽在其中

2024-04-23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李璐
2024-04-23  中国徐州网

跨越山海,奔赴未来。来自海关部门的消息,截至4月21日,海关累计监管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突破800万吨。中老铁路辐射效应不断增强、承运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拉动了货运量快速增长,为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向纵深领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老铁路,如同一条友谊的纽带,紧紧连接着中国和老挝两个友好的国家。自2021年底正式投入运营以来,这条铁路已经成为两国人民交流和经贸往来的重要桥梁。如今,“沪滇·澜湄线”“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澜湄快线”谱系化班列品牌,特别是“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的国际运输新模式,使老挝、泰国等国家至欧洲的铁路直达运输时间大幅缩短至15天,提升了运输效率,也拓宽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通道。中老铁路拉近了地理上的距离,更在两国人民心中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让彼此的心灵更加贴近,共同书写着中老友好的新篇章。

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中老铁路更在经贸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钢铁丝路”好风光,如一条经济的大动脉,贯穿了国内外多个经济圈。眼下,依托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我国形成了以昆明为集结中心,东连西部陆海新通道、西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南出辐射东盟国家、北上连通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开放格局。对内,它连接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对外,则辐射至老挝、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经济网络。两年来,中老铁路的货运能力不断提升,跨境货物列车的开行数量大幅增加,货物品类也日益丰富。中老铁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地区繁荣发展再出发。

携手前行,共创未来,中老铁路成为连接两国的“新丝路”。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两年多来,辐射效应持续增强、承运商品结构日益优化。中国制造的新能源车、机电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不断出口,部分新商品如玉米、木薯干等实现通过铁路进口,矿产品等商品大量增加进口,拉动了货运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磨憨铁路口岸已连续8个月稳居中国对东盟第一大铁路口岸。在中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老铁路为沿线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一带一路”倡议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老铁路的示范效应日益显现。中老铁路不仅是中老两国合作的结晶,更是推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共同构筑起区域互联互通的新格局。

驰骋在山水间,中老铁路承载着两国人民的复兴梦想。新里程,新期待,再出发。中老铁路将继续肩负起传递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一带一路”理念的重任,与世界各国共同描绘出一幅繁荣共享的新时代画卷。期待,在这条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上,我们将携手并肩,共创美好未来。(文字:徐瑞 漫画:任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