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场蓬勃发展,“文旅经济”持久绵长
近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1.90万场,较去年同期增长72.71%;票房收入1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6.87%;观演人数3886.9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7.88%。(人民网)
下班后约朋友体验一场沉浸式话剧,周末打“飞的”观看一场激情澎湃的演唱会,闲暇时和家人同赏一场精彩纷呈的舞剧……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演出市场蓬勃发展,吸引着人们参与沉浸式话剧、激情演唱会和精彩舞剧。新兴的演艺空间备受追捧,为观众提供了更为亲密的观演体验。
文化消费成为新的动能,推动着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随着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不断增加,文化消费的热潮将持续升温,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欢乐,丰富着大众的文化生活。仅2024年前两个多月,已有50余场大型演出官宣,而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全年实际落地的演出活动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60场,创下了历史新高……给力的数据,跃动的市场,彰显了大家对文化生活的热烈追求,更体现了演出市场在推动“春日经济”乃至整个文旅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演出市场的兴起,正是当下社会文化需求多元化、精神消费升级的直观体现。历年的一季度原本是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的淡季,但今年同期市场呈现“淡季不淡”的态势,全国2000人以上的大中型演唱会、音乐节推出近200场,演唱会票务市场热度持续上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日益增长,单纯的物质消费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而高质量的文化消费正成为新的趋势。长沙草莓音乐节、常州NUTS音乐节……大型演出“此起彼伏”,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更拉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火车、高铁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为文旅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再比如,有的地方持续挖掘整合目的地优质特色旅游资源,推出“动车+景区+酒店+民俗文化”的旅游专列,形成常态化开行模式,使得“春日经济”的效应得以放大和延续 既满足了人们节假日的文化消费需求,也有效地延长了“春日经济”的“花期”,使得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一种常态。
新的春天,新的模式,“心”的体验。如今,演出市场的下沉趋势也值得关注。随着二三线城市乃至县城、乡镇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演出活动开始在这些地方举办,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各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演出市场的这一变化,实际上是文化普及和地区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也让文化的力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动力。而今,“演艺+体验”的新场景为演艺市场的蓬勃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演出市场的繁荣,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它更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古至今,“音与政通”,文化活动的兴衰往往与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相连。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演出市场的蓬勃发展正是我国经济持续向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证明。人们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渴求也日益强烈,而演出市场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平台。
演出市场的兴盛,也体现了有关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下,我国的演出市场必将继续扩大规模,提升品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今年以来,许多城市的演出新空间为旅游增添了消费场景,各地文旅部门应积极引流,联动演出机构和演员,共同推介本地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以高水平供给、高质量服务、高品质内容推动文化消费扩容提质升级……升级的演出新业态,既有助于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更将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为持久的动力。
演出市场的蓬勃发展是当下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繁荣的一个生动写照。燃动的不仅为“春日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了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力量。(徐瑞 郭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