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以时不我待的奋斗姿态勇毅前行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
今日的徐州,是斗志昂扬的徐州,是不懈奋斗的徐州,更是不断朝着梦想勇毅前行、铆足劲头、大展拳脚,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徐州。
此刻的徐州,正汇聚着天南地北的奋斗者的满腔热情,从春天出发,以不负春光争朝夕的劲头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狠抓产业发展
做强增长引擎
春日徐州,绿意盎然,繁花似锦。从街巷、工厂到园区、实验室,这片热土处处透着蓬勃的生机。
深入实施“343”创新产业集群十大行动计划,前瞻谋划布局“5+X”未来产业,在全省率先出台新型能源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转型驶入提档升级快车道;出台建设区域科创中心行动计划、“彭城英才计划20条”,徐州科创圈纳入全省三大科创圈,云龙湖实验室获批筹建省实验室,高质量发展动力加快转换;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数、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数、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新增数均创历年新高,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眼下的徐州,正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重要抓手,向“新”而行,蓄势谋“新”,锻造强劲支点,不断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育主体、建平台、聚人才,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全面创新,正集中释放着一座城市的活力、潜力和动力。
作为全市宏观经济管理和综合协调部门,市发改委一体化推进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推动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座谈会在徐举行,高效编制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省发改委制定实施《徐州市新型能源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年)》,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示范城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王浩表示,今年,徐州将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强化稳经济政策协同发力,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聚焦塑造“343”创新产业集群新优势,持续壮大绿色低碳能源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重点抓好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强化服务保障,以源源不断的有效投资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引领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与都市工业“双轮驱动”。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进一步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线,以‘343’创新产业集群培育为抓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长缨表示,今年,将引导集群内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配置,加快知识、技术、资本、人才、政策等多种要素集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全面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网络化联接,切实激活数字经济关键增量,推动制造业向能源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方向转型,切实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发展成效。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全国有地位、全球有影响的制造业强市。
高质量发展,交通先行。去年,“连徐淮”成功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支持城市,全市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7.1亿元,连徐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第一次联席会议、淮海经济区第二届多式联运协同发展论坛相继在徐召开,徐州成功入选“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全市运输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交通物流发展加快融合、公众出行服务持续优化、行业安全形势保持稳定、交通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卫道光表示,今年,徐州将以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为主线,聚焦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两大愿景”,锚定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关键支撑、亚欧陆海联运通道重要节点、长三角北翼物流组织枢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先导“四个定位”,做到坚持系统思维、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集约高效、坚持融合发展“四个坚持”,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开路先锋。
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离不开金融支持。截至2023年末,江苏银行徐州分行纳税总额保持金融机构首位,授信敞口规模超千亿元、始终保持全市第一,其中制造业贷款、绿色信贷、科技金融等规模稳居同业首位,民营企业贷款、普惠金融、涉农贷款保持高速增长,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之“进”助推地方高质量发展之“稳”。江苏银行徐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行将持续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硬实力、践行金融为民的执行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支撑力,努力做助推“强富美高”新徐州现代化建设的带头行示范行。
提升保障水平
增添发展信心
过去一年,民生保障领域各机关单位展现了敢为善为、务实落实的过硬作风。
教育方面,投用中小学幼儿园73所,增加学位6.9万个。招补编制教师4061人,创建省市优质幼儿园29所,创建四星级高中1所、三星级高中3所,实现全省优质高中创建“五连冠”,2023年高考综合成绩持续攀升。“今年,全市教育系统将认真抓好‘建学校、招老师、调结构、提质量、抓整治、促均衡’六件大事,深入实施彭城四好工程。”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石启红表示,2024年,徐州还将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5所,创建省市优质幼儿园25所,三星级以上高中8所,加快建设区域教育中心,完善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养,以教师之强支撑教育之强,不断打造教育强市和区域教育中心。
“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学校将强化内涵、提质培优、以进促稳,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徐州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洋介绍说,今年,学院将高质量推进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建设,实施科技服务地方提升工程,围绕徐州产业布局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打造“大数据与智能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五大学科群,开展有导向的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和科技服务。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61万人,发放稳岗返还等各类补助2.23亿元,“稳岗扩岗贷”90.7亿元,稳定岗位超56万个。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26.64亿元,支持成功自主创业3.42万人……这是去年市人社部门交出的亮眼答卷。“铆足干劲、奋勇争先,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力稳定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技能、优化就业服务、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于洪亮说,不仅是就业,今年人社部门还将加快“创响彭城”品牌建设,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持续开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扩面,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以人社高质量发展助推徐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是徐州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部署要求,以昂扬的姿态和坚定的意志,当好污染防治攻坚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光普说,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能,更大力度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更实举措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更高标准推动人民生活品质提升,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徐州新实践贡献力量。
统筹城乡发展
实现美美与共
“会议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吹响了徐州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和冲锋号。”去年,丰县范楼镇在项目高质量发展上持续攻坚,不断放大主导产业集聚效应,5个签约项目相继落地,实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新突破,壮大18家总投资45亿元的食品智造企业的发展后劲,不断完善牛蒡精深加工、烘焙、植物基、复合调味品等新业态发展体系。范楼镇党委书记曹成伟表示,今年,该镇将以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为“牛鼻子”,立足丰县特色资源和淮海经济区供应链市场需求,树立“项目为王”意识,做好农旅融合文章,持续完善“省”字号加工集中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补齐工业短板、拉动农业增长的关键突破口,奋力走好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沛县大屯街道党工委书记庄岩表示,今年,街道将紧盯“1+1+X”特色产业体系,紧扣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深度开发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高新产业“三大路径”,抓转型、促转换、增动能,全力打造转型升级引领区、新兴产业集聚区。抢抓“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培育试点”发展机遇,围绕“一廊一带四片多点”规划布局,坚持特色打造、优势互补,推动生产、生态、生活有机融合,加速构建融河湖、田园、产业、乡愁于一体的“滨湖画廊”。立足省际接边区位实际,以更大格局、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产业协同协作、城乡共融共促、生态联防联治、矛盾联调联解,努力在环微山湖区域协同发展大局中争一流做示范。
“依托邳州城市副中心的区位特点和发展地位,坚持规划、开发、建设、管理同向发力,园区、镇区、景区、农村社区建设一体推进,在城乡共建中实现城镇更新。”邳州市官湖镇党委书记苗加雨说,今年,该镇将积极推动生态家居向智能家居转型、家具家居向家电家居转型、木质家居向新材家居转型,努力实现从“一块板”到“一个家”的产业升级,在产业共振中实现产业腾飞;严密筑牢安全生产屏障,科学推进环境污染整治,全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在社会共治中实现安定和谐;尽力而为办好民生实事,积极作为完善公共服务,在幸福共享中实现民生普惠。
编辑:鲍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