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徐州沛县:连片“巴掌田” 淘金“撂荒地”

2024-03-26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哈晓蕊
2024-03-26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耿耘

轮番作业的机械、大片规则的田地、延伸远方的沟渠……在徐州沛县,每到耕地、种植、收割时,广袤的田野和蔚蓝的天空宛如画境,一幅辛勤实干的乡村图景跃然眼前。

“石楼村‘联耕联种联储’亩数达到了1000亩,与近150户农户签订‘联耕联种联储’协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截至2023年年底,石楼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4.5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达52.56万元,占比超95%。”沛县栖山镇石楼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该村由于耕地“小而散”,农业效益“少而低”,大多数村民在外务工,部分耕地也随之成为撂荒地。针对实际情况,决定将该片田地“化零为整”,将“小田”变为“大田”,同时完善好机耕道路、灌溉水渠,不仅可以盘活原本闲置的荒田,也充分提高农田的利用率,便于对外流转和承包。

推行新模式,激活发展新动力。去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这无疑也让正如火如荼开展“一村一块田”改革的沛县更有底气。

如今,沛县通过有力保障粮食稳产增产,促进农民收入稳步提升、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通过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对适宜实行规模经营的村,推行“小田并大田”土地改革试点,石楼村通过抓牢“土地”凝聚“人心”,创新推行“联耕联种联储”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巩固壮大。

该村党支部坚持保障资金安全和项目质量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板凳议事会”议事制度,定期组织村民召开议事会议,从资金、资产、资源及经济合同等方面入手,及时真实地公开“联耕联种联储”运营及开支情况,确保项目发展在阳光下运行。同时,按照“以收定支、按劳定补、总量控制”的原则,以当年度经营性收益增量中不高于20%的比例,对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及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贡献大的村干部予以奖励,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

“村里大多数人处在打工、种地两头顾的状态,而且过去发展村集体经济也缺少发力点。”石楼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说,想要农业规模化运营,实现耕地增加、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强,“小田并大田”是大势所趋。

突出党建引领,构建集体经济增收模式。石楼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开展“联耕联种联储”集约化种植模式,统一对土地进行平整,修建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将村民碎片化的土地进行整合,把“巴掌田”变“整片田”、“撂荒地”变“淘金田”。

聚焦运营提效,优化“联耕联种联储”体系。在推行“联耕联种联储”模式过程中,石楼村党支部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小麦良种繁育产业,与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和河南布谷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小麦良种代繁合作,形成生产销售一条龙的服务体系,每亩增收10%左右。同时,多方筹措资金,投资600余万元建立集储备、烘干为一体的大型粮食储备库,购置大型农业生产机具,打造集选种、育苗、施肥、防虫、收割、烘干、仓储、初加工于一体的农业服务综合体,实现了农资成本和劳力投入“两个减少”、亩均产出和单品售价“两个增加”。

在具体实施中,石楼村党支部以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为基础,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前提下,同农户签订联耕联种协议,建立耕种、管理、收获、销售全过程生产链条,实现统一耕种管理、成本均摊、收益均分,不仅实现了农民增收,还解决了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土地“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村党支部“小田并大田”之举,不仅让村民生产更方便、生活更舒适,更是沛县各地深入实施“两强一增”举措、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动体现。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