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护消费者权益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生活中不守诚信,见利忘义的现象并不鲜见,“瘦肉精”、苏丹红等一轮轮洗礼着人们的胃,糖水燕窝等假奢侈品,一度伤透了消费者的心。又是一年“315”,又到了不良企业胆颤心惊的一天,但维护消费者权益,让失信商家公之于众却不能只在315,而是要多方多维发力,保障消费者权益,让百姓真放心,才能买的安心。
借助315晚会,脚踩酸菜做方便面调料包、云南白药虚假宣传等损害消费者的内幕得到了曝光。长期以来,通过315消费者协会维权,使得消费者权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315”不能只成为一阵疾风,来势汹汹而去之匆匆。而是要在日常中敢于替消费者发声,把“315”真正做成“365”,人民敢花钱、花的值才能做到拉动内需,经济才能蓬勃发展。
当然,只靠“315”很难变成“365”,因为逐利是商家的本质,在足够的利益驱动下商家很难抵御诱惑从而剑走偏锋。好的企业因生产好产品需要大量成本,糊弄人的无良商家通过精美包装加上虚假宣传便赚得盆满钵满,长此以往也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加之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让不法商家有了可机之乘,比如偷油“加油机”少个几毛消费者也并不知情,靠着信息不对称,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路上越走越深。因此,要营造好良好的消费环境,还需标本兼治。
用“铁拳”护民生,让消费者敢消费。2023年以来,通过依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涉老违法行为、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假冒知名品牌等8类违法行为,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2023年查办民生领域违法案件56.5万件,涉案货值金额28.1亿元,向社会公开曝光1034起典型案件。通过重拳整治,让不法商家受到了严厉处罚,当违规成本大于收益时就能有效打击投机取巧的欺诈行为,从而让实在的企业和好的产品成为市场的主力,提振消费者信心,维护好人们的权益。
用执法促发展,让消费者能消费。执法是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执法,可以有效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从而提高市场诚信度,为消费者营造公平、安全的消费环境。比如前几年,各地旅游业出现欺诈游客的现象,一些假的奢侈品以次充好,成为当地的旅游行业的诟病,为此政府和文旅局大力整治,严厉处罚有关商家,确保游客能够维护自身权益,退掉伪劣商品,再次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诚信者赢天下,守信者方能得人心。古往今来,诚信是最为可贵的品质。唯有追求诚信,才能够赢得顾客青睐,实现从历史到现代文化价值的传承,像北京同仁堂就是靠着品质把自己打造成百年老字号,使得人人见其名便知其品,财源自然滚滚来。
新征程上,要持续倡导商家注重售后服务,大力弘扬诚信经营,多方面维护公平竞争,持续利用好互联网和舆论的监督利剑,让不诚信行为无处遁形,让维护消费者权益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消费者花的放心,买的舒心!(郝中华 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