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制造”登峰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苏”写大国重器“硬核实力”
本报讯(记者 王正喜)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这个新站是徐州本土企业江苏恒久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为新站量身定做的装配式钢结构件,现场拼装后即可“拎包入住”。
2月6日拍摄的中国南极秦岭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此次恒久钢构负责建造的秦岭站建筑面积5244平方米,其主体设计为南十字星造型,设计理念源自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导航。建成后,预计可接待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
由于南极现场不具备焊接条件,秦岭站的钢结构搭建都是通过耐候性高强螺栓来完成。为确保南极现场施工顺利,同时缩短施工时间,所有的钢结构都在徐州完成生产,并在去年7月进行了预拼装。
这个全装配式钢结构的构件数量多、零件数量大,总计构件4134件,零件数49989件。结构件比较复杂,主钢构含有多层牛腿,且牛腿角度较多,主构件开孔多,弯折构件也多。合计螺栓数71572套,共开孔220000个。幕墙工程檩条结构数量多、构造复杂,采用BIM模型软件有效解决相关构件碰撞关系。
为进一步减少现场作业量,该项目采用大模块化建造技术、工厂大模块全装修建造模式。项目共设计14类共84个大模块单元。大模块建造方式,可突破集装箱小模块空间局限,增加平面功能灵活性,同时质量达到工业级。模块整体安装在主体钢结构楼面上,接通主体管线接口,即可“拎包入住”。
项目主体钢材采用Q355NHE耐候钢,冲击韧性E级,该材料能抵抗零下40摄氏度至60摄氏度超低温。为国内首次生产。项目所有锚栓采用 HRB500S不锈高强螺纹钢筋,能耐高腐蚀性环境。在建筑材料选用上,借鉴邮轮与高铁建造经验,内隔墙及吊顶均采用结构装饰、保温、隔音、防火一体化工业级装配化装修与幕墙材料,项目预制率及装配率达95%以上,真正实现了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