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四班: 在“变”与“不变”中传承创新
本报记者 吴云 见习记者 何相潭
“李姐,管道里面被冻住了,得用铁锹把它铲一下。”12月22日清晨6点,张耀文和同事们已经开启了一天的工作。9点钟之前,他们要骑着电动车监督养护公司完成市区4万多座窨井的巡查。
建班53年来,从负责泉山区30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整个市区110条主次干道、近1000公里的排水管网;从爬上爬下疏浚清挖到现在高科技的应用;从十几人的“干”到如今6个人的“管”,下水道四班的阵地更广、标准更高、任务更重了。四班党支部书记、第六任班长张耀文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下水道四班践行雷锋精神永远不变。”
在“不变”中坚持
上午9时半,排查到凤鸣路上一个窨井有外溢现象,张耀文立即带着四班5名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撬井盖、挖污泥、放入潜望镜……大家配合高度默契,丝毫看不出已经工作了3个多小时的疲态。
扒了十几年甚至三十余年的下水道,这群平均年龄46岁的四班人,为什么一直对工作充满热情?
张耀文仍然记得退伍转业到下水道四班报到第一天,那是在二环西路一处窨井前,当时陈秋燕班长正带领大家一起清污。打开井盖,映入眼帘的却是满眼粪污。即使经受过部队生活艰苦磨练,当时24岁的张耀文依然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他回家后彻夜难眠,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刚上班的那段时间,张耀文走到哪里都戴着口罩,不希望熟人认出他。
但很快,集体的温暖和老百姓的认可就感化了他。陈秋燕班长找他谈心,带他参观荣誉室,到他家中“家访”,甚至买菜到他家一起做饭吃。每次到小区疏通下水道,老百姓都会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激,夏天送饮料西瓜,冬天织围巾手套,涓涓暖流慢慢让张耀文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
每个四班人,都将这种认可化作了前行的动力。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建设部行业楷模、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荣誉,更是对他们的激励和鞭策。
53岁的王影是这个集体中的“老大哥”,看到司机人员不足,他主动承担起驾驶污泥车的任务,每次大家干完活可以休息了,他还要把车开到污泥倾倒点去卸泥。
去年7月30日,市区突降暴雨,凌晨3点多钟,家住蟠桃花园的王林骑着电动车赶往万达广场防汛点,路上积水越来越深,无法前行。王林打电话向丈夫求助,丈夫劝她回家,但又拗不过她,只好开车过来绕路将她送到防汛点。
在 “变”中传承
承担着市区约110条主次干道、近1000公里管网和4万多座窨井的清挖、疏浚、维护管理工作,下水道四班包括张耀文在内仅有6名工作人员,如何完成如此庞大的监管工作量?
“你看,这是潜望镜,那是吸污车,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张耀文一边回答记者的疑问,一边将柄长两米多的潜望镜探入窨井内。连接的显示器上,井内情况一目了然。
副班长李惠萍学习新技术、新装备最快,她能够熟练地操作“机器人”,通过PAD准确测量井内污泥的形状。
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也是一面城市的镜子。四班人在工作中深刻感受到了城市的变迁与进步。
“随着垃圾分类的不断宣传与普及,市民素质不断提高。现在井内环境跟以前有着天壤之别。”张耀文说,以前打开窨井盖,上面总是漂着一层油泥,中间夹杂着塑料袋和炉渣。而现在每次打开井盖,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污水,很少看到生活垃圾,连烟头都消失不见了。
如今的四班人,都是大专以上学历,文化层次提高了,业务水平也有很大提升。机械化的操作,电脑、大数据及新技术的应用,让他们不需要每天在下水道里爬上爬下了,而是要经常撰写管网情况分析报告,通过现场摸排给积水点治理提供可靠方案,补齐地下“看不见的短板”。
“无论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如何变化,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不会变。”张耀文表示,他们会坚守“宁可脏一人,服务千万家”的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