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徐州:擦亮生态名片 守护人们内心深处的“诗与远方”

2023-12-06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鲍彤
2023-12-06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郑玉倩 通讯员 张信民

颜值越来越高,气质越来越美!置身这方水土,吹温润的风,看醉人的景,我们感受到的是惬意与舒适。”冬日暖阳下,不少市民和家人、朋友一起登高远眺,秀美的徐州城市风光尽收眼底,人文景观与自然美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幅山水生态画卷,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诗与远方”,“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山水丽景的背后,充分彰显了徐州为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筑牢生态基底。

跟进监督

共建生态安全屏障

“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是徐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的目标。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源头治理力度,进一步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这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徐州依法坚持和完善环境报告制度,连续七年听取审议环境报告,推动环境报告制度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守护“生态绿”。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常委会会议分组审议,加大对审议意见的督办力度,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跟踪督促解决。此外,示范带动和指导徐州10个县(市、区)落实环境报告制度,实现本市区域全覆盖。探索延伸报告链条,建立乡镇人大听取年度环境报告制度,打通环境监督“最后一公里”。

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连续5年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实现大气、水、土壤等领域执法检查监督全覆盖,着力解决污染防治突出问题,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连续7年检查《徐州市山林资源保护条例》和《徐州市城市重点绿地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经过持续跟踪监督,全市重点绿地养护水平不断提升,山林资源得到较好培育和保护。

深入基层

持续开展专题调研

“彭城北行,越九里山,抵九里湖,天境一开,水光潋滟,烟柳蒹葭……”漫步九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木栈道上,两旁的水杉亭亭玉立,置身其中,空气清新,心旷神怡,仿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年轻人三三两两沿湖快走,老年人打起了太极拳,孩子们则玩起了游戏,构成了一幅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这是今年4月市人大调研组在此开展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调研时见到的场景。

在徐州中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新沂高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调研组详细了解项目工业污染防控情况、生活垃圾处理情况。到骆马湖详细了解退圩还湖实施情况以及饮用水源地保护情况。通过深入一线调研了解环境状况,代表们感受到了政府在夯实企业主体责任、激发企业治污内生动力方面取得的成效。

在铜山区大彭镇循环经济产业园,调研组边走边看,不时就关心的问题和园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对固危废管理、提升固废利用处置能级和“无废城市”创建提出意见建议。通过现场实地察看,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调研组全面掌握了全市环境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意见:要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法治体系,积极开展跨区域立法协作;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体系,加强大数据技术应用,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水平;进一步构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加大环保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要全力配合做好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项工作,扎实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重点信访件反映问题整改。

聚焦环保

现场审议靶向破题

4月28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市政府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进行分组审议,这也是常委会会议连续第七次对环境保护报告进行审议。围绕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们提出了多方面建议。

“善治要有良法来保障。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还会有新的环境问题产生,要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做好立改废释等方面工作,同时还要提高执法效率。”张新茹委员说。

“建议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法规,持续提升党员干部和企业职工的自觉守法意识和能力,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马芳委员说。

葛琳委员强调,要把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张颖委员建议要进一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瞄准突出环境问题,狠抓PM2.5浓度、臭氧双控双减和扬尘污染治理。还要加大地表水控源截污力度,同时着力解决噪声扰民等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

岳波委员注意到,报告里提到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薄弱仍是突出短板,对此,他建议,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加快补齐短板。

……

环境保护报告审议成为常态,这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工作的完善,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做好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

高度重视

审议意见落地促“蝶变”

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归纳整理,提炼出建设性审议意见,要求政府部门找准问题短板,明确进度,强力推进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市委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全面抓好审议意见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跟踪督办,审议意见落实取得阶段性成效。

——强化综合施策,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组织编制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扎实做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深入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深化治污攻坚,着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科学有序深度减排“一企一策”,开展扬尘污染防治集中整治,排定年度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在全市范围内设立地表水环境质量市级考核控制断面,开展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加强重点断面溯源排查,强化已整治水体长效管护。

——坚持标本兼治,全力化解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扎实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曝光案例整改,对近年来已完成整改的各类突出环境问题开展“回头看”,坚决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

——坚持多措并举,奋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强化顶层设计,稳步落实《徐州市关于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设立市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强化信息技术支撑,不断织密监测监控网络,健全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开展区域合作交流。

又一个冬季如期而至,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一张张亮丽的城市名片,见证着徐州由“一城煤灰半城土”向“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精彩蝶变。

编辑:鲍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