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鸟类“稀客”成“常客”,“万物共生”生态画卷在彭城大地徐徐展开

2023-09-1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李璐
2023-09-1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甘晓妹 吴云

9月3日,摄影爱好者杨福建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王庄村的芦苇荡中发现了一群黄胸鹀。这种腹部鲜黄的小可爱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2020年10月,黄胸鹀就曾到房村“打过卡”;今年2月游到潘安湖的青头潜鸭,2017年在大沙河湿地就有了观测记录,并在那里定居、繁衍,2021年春节期间现身安国湖湿地;震旦鸦雀在徐州被发现,则可以追溯到2014年……越来越多的“稀客”变成了徐州“常客”,濒危野生鸟类得到了恢复性增长。

“一次”到“多次”

9月3日,杨福建在王庄村的一片芦苇荡发现了十多只黄胸鹀。当日为多云天气,风力较大,芦苇上下浮动,拍摄效果不是很理想。次日,杨福建又去了趟王庄村,再次寻觅到了黄胸鹀的踪迹,拍到了满意的照片。9月6日重返故地,没想到小家伙们依然还在!

黄胸鹀属于珍稀鸟类,2004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物种,2017年被列为极危物种。2021年,我国将其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看到央视及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潘安湖震旦鸦雀的消息,拍鸟多年的杨福建说:“随着生态环境的好转和保护力度的加大,现在徐州很多湿地上都能看到震旦鸦雀,安国湖湿地最多;九里湖湿地上,震旦鸦雀几大家族一直都在,已经是留鸟了。很多鸟友‘见惯不惊’,已经不再追捧它们了。”

痴迷观鸟十年的马海军在全国很多地方观测到过震旦鸦雀,他甚至认为,震旦鸦雀可以从“濒危”的名录里删除。

江苏省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徐州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之一。今年年初,杨福建拍到了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还有白琵鹭、斑头秋沙鸭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

“我在房村镇见到东方白鹳十多次,不少摄友都拍到了!”杨福建兴奋地说,有段时间,他常常看到东方白鹳,少的时候八九只,多的时候五六十只,浩浩荡荡一大群在空中翱翔。他怀疑东方白鹳是不是在徐州越冬了,但一直没找到它们的落脚点。

无独有偶,马海军也在今年3月8日拍到了一群东方白鹳飞过吕梁湖上空的照片。而他首次观测到东方白鹳是2018年3月在下洪水库,“这几年,它们几乎每年冬天都来,成了徐州的‘老朋友’!”

去年1月“光临”吕梁湖的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摄影爱好者徐彪说,他2019年就在云龙湖拍到过一群中华秋沙鸭,当时很多人不敢相信。果不其然,杨福建去年也在云龙湖捕捉到了它们的身影。

马海军还在观测中发现,《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记录的红头长尾山雀、灰树鹊、栗背短脚鹎、凤头鹰等生活在南方的鸟类,最近几年在徐州都有了记录。今年,在泉山森林公园摄影爱好者打造的鸟点,就有人拍到了凤头鹰。

“稀客”变 “常客”

据徐州市环境监测中心今年7月推出的《徐州市鸟类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和保护建议专报》统计,截至2023年6月,徐州市共记录到鸟类253种,相比于2022年增加了35种,其中33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黄胸鹀、青头潜鸭、震旦鸦雀、东方白鹳和仙八色鸫等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统计表明它们都在徐州被观测记录过多次:东方白鹳6次、仙八色鸫9次、中华秋沙鸭11次,震旦鸦雀和青头潜鸭有19次之多,并且在徐州安家落户、繁衍后代。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栖息繁衍环境不断改善,300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实现恢复性增长。徐州市通过多年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不断变好,吸引越来越多的候鸟和旅鸟驻足徐州、留在徐州,选择徐州作为越冬地和度夏地。

按照徐州市编制的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规划,到2025年,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将达到62.5%以上,林木覆盖率达32%,全市重点生物物种种数保护率超过90%,物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一幅幅“万物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在彭城大地徐徐展开。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