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夫妻种葡萄年入过百万
本报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徐雪林
8月14日,铜山区茅村镇乔园葡萄采摘园里,大棚密密麻麻扎在田间。棚内,园主人杨建一手拿着传感遥控器调控行走速度,一手在手机云台上调控送风角度、送风量。一台无人风送喷雾机随着杨建的操作指令匀速“行走”在每一垄葡萄架下,展开“双臂”上的喷淋头喷洒出白色的雾化农药,均匀地洒在葡萄叶片上。妻子徐娇则驾驶着像四轮电动玩具车一样大小的座驾式除草机,忙着除草。偌大的葡萄园只有他们夫妻二人管理。
“无人机喷淋头可以360度旋转,雾喷细,药液覆盖率高,渗透好,50米之内都可以调控,人也省劲多了。驾驶着除草机像开着儿童玩具车一样,一边玩一边除草,轻松愉快地就把活干完了。70亩葡萄园打一遍药,两天就可以完成,除一遍草也就是一天的时间。”杨建依靠现代化机械作业,对葡萄园进行科技化管理,采用葡萄套袋、对葡萄施有机肥、肥水一体化滴灌、机械化除草、无人机喷洒农药等,大大提高了葡萄的品质,节省了人力和成本,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他种植的70亩葡萄园,亩纯收入达2万元。
2009年,杨建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与同为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妻子徐娇到深圳发展。杨建被某公司高薪聘为总经理助理,主要负责公司1300亩葡萄主题生态园的开发建设及品种引进、示范等。2016年,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杨建、徐娇和许多“新农人”年轻人一样放弃都市繁华,来到农村,开始了自己的葡萄种植之路。
看到大棚里稀疏的葡萄树,记者感觉好奇。杨建说:“我们家的葡萄树株距、行距都很大,一亩地只种植32棵葡萄树,远远低于普通葡萄树种植的数量。单位面积的土地,营养含量是有限的,数量多了,自然会影响品质。”杨建放下手中的遥控器接着说,“我家的葡萄架结构是大树型‘H’字式,这种形状离地面高,树下空间大,有利于机械化管理,空间大通风也好,烂果也少。但这种大树型前三年需培养架型,结果少,现在树的冠幅大了,产量就上来了。种葡萄不能光看眼前……”
杨建不仅在除草、喷药上实现机械化,在灌溉施肥上也是机械自动化。在葡萄园西南角,杨建安装了一套全自动水肥一体化滴灌装置,肥料经过搅拌装置搅拌后形成均匀溶液,采用吸肥泵吸取浓度较高的水肥溶液,和吸水泵吸取的水一起进入混液管道,进行作物施灌。通过控制总阀,这种水肥一体化液体就会流向各个支管进行作物施灌,利于作物对肥料的均匀吸收,极大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动时间,保证作物良好生长。
70亩的葡萄园,平时除草、施肥、灌溉、喷药等管理都是靠杨建、徐娇夫妇俩。疏果、疏枝的活实在忙不过来,他们就专门培训了几名工人帮着干,有时还高价聘请云南专业葡萄疏果队员来疏果。“我只求出精品,不求量多。市场竞争激烈,只有种出高品质果品才能争取市场。我家葡萄是市场畅销的品种——阳光玫瑰,我们有一套严格的管理技术,必须套袋、施有机肥、限产量等。前两年,葡萄一般保持亩产1500公斤,现在我把亩产量控制在1000公斤以内。葡萄外观也得好看,一串保留大约50粒,还要对葡萄粒进行直径测试,病果、弱果及时疏掉,一串保证在600克左右,以达到高端葡萄的品质。”杨建话语中经常提及“品质”二字。为了更好做到葡萄冷藏周转,保障果品的质量,杨建建起了一座冷库,收下的葡萄先放冷藏室把温度降下来,再装箱发往外地。
杨建夫妻一直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生产方针,他们与中国农科院、徐州农科院等院校合作,种出的葡萄味道优良,广州、上海等地客商争相抢购。
乔园葡萄采摘园名气越来越大,引得不少种植户前来取经。只要有人来学习,杨建、徐娇都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对方。梅庄村的陈晓强种植了25亩花卉,由于花卉市场不景气,他找到杨建、徐娇学习葡萄种植。杨建夫妇悉心传授,把陈晓强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葡萄种植能手,其25亩的阳光玫瑰葡萄园年收入不下50万元。
现在,在杨建、徐娇的带动下,茅村镇葡萄种植总面积达5000亩,种植户每亩增收1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