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畔安宁”如何守护?
|
||
|
||
|
||
|
本报记者 甘晓妹 吴云
“凌晨4点多就有邻居出门遛狗,家里孩子就快高考了,狗叫声影响孩子睡眠。”5月24日,高考进入倒计时,泉山区湖滨街道滨湖花园社区党委书记侍婷婷接到居民反映后,立即在社区群里发出“文明养宠”的倡议。
自去年11月滨湖花园小区打造“宁静小区”后,小区商业步行街上没有了叫卖声,跳广场舞的大妈戴上了蓝牙耳机,小区装修的业主使用电钻会提前通知邻居。“这里生态环境好,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了!”居民宋大妈说。
拥有“宁静”,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
“耳畔安宁”,且听鸟鸣
“小点声,让我们聆听小鸟的声音”。走进滨湖花园小区,随处可见有关“降噪”的宣传语。虽然不时有车辆、行人经过,但小区里安静得只能听见鸟鸣声。几位老人在广场上打扑克,全都轻言轻语地交流。
“机动车辆进入小区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小区业主在家或小区内演奏钢琴、小号、萨克斯等高声乐器时要做好隔音措施,控制音量,不得影响他人;禁止在小区内聚会,室外播放视听设备的音量应控制在55分贝以下……”宣传栏内张贴的《创建宁静小区的倡议书》上,10条建议明晰、可行。
生活噪声一般会达到多少分贝?55分贝的噪声音量到底有多大?小区广场新建的“宁静小屋”内,一台特别的音响可以进行专业科普。“雨滴打在伞上,50分贝;打开吹风机,90分贝;汽车鸣笛,120分贝……”居民打开听一听,立刻有了清晰的认知。
作为对公众干扰最直接、最易感知的污染,噪声直接影响着居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2022年11月,泉山区人大常委会以滨湖花园小区作为试点单位,打造“宁静小区”。湖滨街道成立“宁静小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并设计“宁静小区”品牌标志,制作噪声提示牌、充电桩立牌、景观字造型等,依托品牌标志定制口罩、雨伞、帆布袋、宣传帽等衍生产品,发放给提出合理意见、建议的居民,让居民自发自觉成为“宁静小区”的“形象大使”。
“宁静小区”,民主共建
为什么会选择滨湖花园小区?
“这里的环境很有代表性。”湖滨街道宣传干事汪昱彤介绍,滨湖花园小区北边一路之隔有建筑工地,存在施工噪声;南边是云龙湖景区,靠湖几栋楼的居民常常被健步走的音响困扰;小区一期、二期与三期之间的商业步行街上,每天都有经营者用喇叭吆喝。各类噪声让居民苦恼不已。
如何让小区静下来?
“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湖滨街道定期邀请楼长、网格员、志愿者,共同讨论如何建设“宁静小区”,在滨湖花园小区门口设置意见箱,多渠道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协商共议形成《社区居民噪声管理公约》,由滨湖花园社区居委会牵头施行、监督。
5月9日,正在装修的业主李丹在单元门口贴出了一封《致歉信》和一张《装修噪声告知书》,为装修影响邻居生活表示歉意,承诺会最大程度减少噪声,并提前通知邻居,其家中将于5月10日某个时段使用电钻。
“我们现在要求滨湖花园小区装修的业主都这么做。”侍婷婷说,这个规定缘于一位老人的投诉。老太太说自己心脏不好,楼下装修经常骤然响起刺耳的电钻声,引发她的不适,希望邻居能够提前告知,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上个月,又有居民向社区反映,楼上邻居在家里走路声音很大,夜晚能够清晰听到鞋子与地板摩擦的声音。侍婷婷犯了难,经过集思广益,紧急定制了一批软底静音拖鞋,送给有需要的居民,顺利解决了该问题。
业主李萍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她家距离小区幼儿园很近,去年特殊时期,幼儿园每天放学时都用喇叭挨个喊家长进去接孩子,住得越高感觉噪声越大。有人投诉后,幼儿园立即改用了“小蜜蜂”,居民拍手称赞。在社区的建议下,她父母用上了蓝牙耳机,在广场上健身时戴,回家刷抖音时也戴,一家人都感觉耳边清静了不少。
“1(社区)+1(街道领导小组)+N(城管、住建、生态等多个部门)”的管理模式,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对于商业步行街店铺发出的叫卖噪声,湖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对41家商业店铺开展排查,分阶段、分批次对不合规商铺进行整改。
对于金茂府、和著湖山工地的施工噪声,住建、生态等多个部门晚间定期检查,严惩严纠,保证工地作业规范,要求渣土车尽量调整出行时间和路线。
噪声整治工作成效如何?湖滨街道委托第三方环保公司在小区内布置了27个噪声检测点位,在去年11月和今年2月分别进行了昼间、夜间的声效等级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噪声明显改善,其中距离建筑工地较近的一个点位,上午的噪声由54分贝降到了48分贝。
“宁静城市”,任重道远
面对居高不下的噪声投诉,江苏省目前正在开展“两治一提升”专项行动,对噪声和异味污染“亮剑”。泉山区着力打造“江苏省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区”,“宁静小区”是其中一项。湖滨街道人大工委以“长效长治”奏响打造“宁静小区”的合音,构建令人向往的品质社区。
至今年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已经施行一周年。从“宁静小区”到“宁静城市”,还有多远?徐州攥指成拳向噪声污染说“不”。
去年9月,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市检察院开展以“噪声污染防治”为主题的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拟将《徐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列入五年立法规划,以法治之力维护人民群众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
根据市生态环境部门分析,影响城市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声源是社会生活噪声,其次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监测结果表明,2022年,徐州市区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平均等效声级为54.4分贝,较2021年下降1.1分贝。声环境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95.3%,夜间达标率为85.9%;2023年一季度持续向好,市区各类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为100%,夜间达标率为93.8%。
又是一年高考、中考临近,5月24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5家单位共同发出“环境噪声宁静月”活动倡议书。
“现在噪声污染投诉较多的是夜间施工。我市查处夜间施工的责任主体还需要进一步明晰,解决管理边际交叉的问题。”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一级主办李新告诉记者,目前夜间施工是由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联合查处。
李新同时认为,相对于企业产生的噪声“点源”,生活噪声“面源”更难管理和控制。
宁静,是都市人内心的集体渴望。防治噪声污染人人有责、人人受益,需要人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