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沛县 > 正文

“住进新房子,咱心里特恣儿!”

2022-01-1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2-01-1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通讯员 朱梦梦 焦波

春节临近,在沛县龙固镇龙湖家园小区,村民们家里年味十足,人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龙湖家园位于大沙河东畔,龙固老八拱桥东南,西临杨圩子,东靠桃园村,是一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农村新建小区,也是全市乡村振兴先行先试示范点。一排排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幼儿园、村卫生室、生活服务超市一应俱全。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道路坑坑洼洼,房屋破破烂烂……以前,村民们一进旧村庄就头疼。特别是下雨天,车根本无法进村,只能停在村口。在龙固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以新村建设为着力点,着力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探索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提升农民住房新路径。村民史为波回想起两年前的场景,旧貌换新颜让他感慨万千。

村里还制定了“新房装修规范”,包括建筑材料的堆放、空调外机的安放、卫生间防水遍数以及严禁私拉电线等9项规定。

焦刘村会计陈良好指着小区幼儿园说道:“小区环境条件好,体育设施、健身器材一样不少。在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里面的配套设施都是一流的,在提升建设标准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化含量。”

“去年7月26日,我拿到钥匙的第一天就联系了装修公司开始装修,期待早日搬进‘龙湖家园’的新房。”村民张汝国高兴地说,“住进新房子,村民们心里特恣儿!”

“新房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有的群众家里还有耕地,原有的一些农业生活生产工具如何放置?小区建设方负责人说,在龙湖家园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农民群众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设计户型分别为60平方米、90平方米、120平方米三种。每栋楼房的底层都有储藏室,方便村民放置农业生产用具。

道路泥泞、房屋破烂,坑塘未有效利用,再加上“空心村”,旧村在土地资源方面浪费严重,在影响村容村貌的同时,更严重制约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龙固镇党委着力在土地盘活上做文章,一方面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民意,旧村庄复垦成耕地,实施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走出一条以退为进、创新发展的农村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子。在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群众生活质量不降低,实现了农民群众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双提升”。

“退出的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农用地后,原土地所有权不变,复垦后的土地还是由原村民使用,鼓励原土地承包流转,增加经营性收入。”焦刘村党支部书记张守明说,“千方百计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要真正让新村的颜值‘靓’起来、人气‘旺’起来、财富‘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