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徐州:直击“急难愁盼”问题,把民生实事办成百姓“民心工程”

2021-11-25  来源:徐州日报  编辑:孟祥
2021-11-25  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吴悠 见习记者 王艺宸

3056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3158名主城区困境儿童获赠意外伤害和监护保险;991对新人完成全市跨区域办理结婚登记……受益于江苏徐州深入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徐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徐州市党代会精神,加大政策力度、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务实举措、切实解决问题,越来越多的“民生清单”变成了百姓的“幸福账单”,切实把民生实事办成顺应民意、贴近民情、排解民忧的“民心工程”。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徐州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纾民困,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推动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强化宗旨意识,尽心竭力增进民生福祉,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解民忧 兜底保障坚实有力

徐州将社会救助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兜住基本民生保障之底,这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温度。

自2021年7月1日起,徐州市城乡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650元调整到每人每月670元;城市特困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51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579元;市城镇和农村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按照每人每月130元、每人每月90元进行发放……一项项民生暖政、一条条民生举措,将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网织得更密、编得更牢。

“实施社会救助政策兜底保障,覆盖全市12.51万低保对象和3.04万特困供养人员”是徐州市民政局党委公布的26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之一。

今年以来,徐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解决、大落实”活动,共发放政策宣传册4182份,梳理归类出问题140条,及时解决86条。徐州还公布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扎实推进26项民生实事落地落实。目前已完成16项,剩下的10个项目进度超过85%,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解民需 社会服务日臻完善

徐州利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举办“留守儿童学堂”

“住了半辈子的旧房变成了舒适安全的新居。”徐州睢宁县双沟镇官路社区独居老人王大爷没想到的是,自家老旧房屋在民政部门走访了解需求后,随即进行了改造,安装了如厕扶手、燃气泄漏警报、淋浴设施等,实现了大变样。

今年,徐州将适老化改造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重点内容推进。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已完成适老化改造困难老年人家庭3056户,有效提升了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性。

“一老一小”是每个家庭最关心的对象,也是徐州市民生政策最关照的群体。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徐州聚焦全市“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多措并举做好社会服务保障,确保老有所养,幼有所抚,用心用情托起他们稳稳的幸福。

关爱“一老”:新建成的12个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有效提升了农村养老综合服务能力;7350张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护理型床位,逐步缓解了当前的养老困境。

保障“一小”:10个省级儿童“关爱之家”示范项目持续稳定运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关爱保护活动;上线运营的“12345”儿童救助保护热线(专线)更好地保障了儿童群体权益。

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透露着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

暖民心 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徐州走村入户访贫问苦、问需于民

“本以为结婚登记手续繁琐,需要两地来回跑,没想到办得这么快,跨区域通办真是太方便了。”今年7月,分别来自辽宁锦州市、徐州新沂市的郝先生和丁女士来到泉山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借助大厅里的婚姻登记自助服务终端机,仅用7分钟便领到了结婚证。

今年以来,徐州不断提升专项事务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试点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办理婚姻登记“多地跑”“多次跑”等难点堵点问题;改扩建12个农村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提升了农村公益性公墓的环境和设施水平;开通96444殡葬服务热线,实现殡仪服务办理、殡葬业务咨询、殡葬举报投诉一站式服务,不断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向深入,探索长效机制,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