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2150学时“云支教”,“城市小候鸟”暑期收获“爱的陪伴”
◎文/徐报融媒记者 李小委 实习生 常慧茹 图/徐报融媒记者 秦媛
这个夏天,来自江苏徐州的86名大学生志愿者“一对一”30天“云支教”,累计开展线上辅导2150学时。大学生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知识,呵护儿童的成长;用自己的温暖,点亮儿童的未来。
●“家长的肯定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茉莉花香公益课堂”活动发起人之一张升瀚,是徐州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三的学生,同时,他也是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实践外联部的部长。在校期间,他多次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志愿者们利用寒暑假假期改变原有的支教方式进行“云支教”活动,通过网络,将散落在众多城市的大学生聚集了起来。今年6月中下旬,徐州新一轮“云支教”活动启动。
7月8日,江苏徐州都市晨报微信公众号推出“茉莉花香公益课堂”征集令后,引起众多市民的关注,咨询电话也是接连不断,短短几天时间名额全部报满。
相成龙是徐州工程学院大三学生,老家在江苏淮安。 他“云支教”的学生,是一名开学五年级的男生骏骏。相成龙了解到,骏骏爸爸妈妈都是普通职工,因为工作关系爸爸需要长期出差,由于家中还有一个弟弟,所以骏骏都是跟着妈妈到单位,妈妈上班,骏骏则在一旁上网课,或者读书。
回想起第一次给骏骏上课,相成龙说,其实自己的心情十分忐忑。“上课之前做了好些天的准备,并上网查找各种资料。”为了把课讲好,相成龙还特地把骏骏的暑假大本重新做了一遍。在了解到骏骏有注意力不集中这个缺点后,他在线上讲课过程中十分注意观察,逐渐调整自己的授课时间,一点一点摸索经验。
在课后交流中,骏骏的妈妈为相成龙的讲课方式点赞,“她评价我课讲得不错,小孩也很愿意听,这给了我很大信心。”相成龙说。
●孩子的成长更需要家长的陪伴
张岳磊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由于孩子父亲不在身边,紧张的工作令她很难顾及两个孩子的学习。平日里,儿子的老师也没少给她打电话。儿子姚皓轩的成绩不理想,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平常我很少和儿子交流,老师也打过电话说他上课不专心,喜欢开小差,所以我平时对他也挺严苛的。后来,小史老师开始给他上课,我发现,这个孩子还是不笨的。”聊起“云支教”活动,张岳磊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
“小史老师跟我是一个学校的!”张岳磊告诉记者,因为很少和儿子交流,成绩就成了她评判儿子的标准,经过这段时间陪着他上课、学习,她发现儿子挺优秀的,现在的他开始喜欢学习了,也经常和她说当天又学会了哪些知识。她和儿子的关系亲近了很多,家里也多了不少欢声笑语。
姚皓轩是一个比较害羞的小男孩,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他总是会浅浅地笑出声,他告诉记者:“之前学校的数学老师有些严厉,但是小史老师不一样,她很温柔,我不会的题她都会很详细地讲解,也不会嫌我学得慢。”也许正是史佳艺不同的教育方式,让这个本来不太喜欢数学的害羞男孩,重新对数学燃起了兴趣,现在他再也不会觉得数学是一个很麻烦的学科。
“也许从家长的角度看,孩子需要有人辅导学业。但我知道,这种时候,孩子更需要的是陪伴。”史佳艺说,姚皓轩是一个很可爱的小朋友,因为没有家长的陪伴,他总是有些内向,上课时,他偶尔也会走神,有一次,她发现镜头里的学生不见了,可能是有点累了,原来姚皓轩已经躺在床上开始休息了。但是时间长了,姚皓轩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更喜欢上课了。
●30天的“云支教”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
何书雯是徐州工程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大二的学生。她说,在微信群中看到了同学们转发的关于“茉莉花香公益课堂”招募通知,了解到这是为留守儿童、“城市小候鸟”等群体的孩子开展“一对一”线上学业辅导服务的项目后,就立刻报了名,“此前有过支教经历,这个项目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何书雯说,“一对一”辅导的孩子是一位学习态度很端正的女孩子,第一次上课的时候,不知道她在发烧,小朋友的妈妈也没有提起,两个人就这样认认真真上完了第一节课。其实,刚开始面对屏幕时,孩子的表现也非常腼腆,总是小心翼翼地喊着“老师好”。为了缩短两人之间的距离,何书雯当起了“知心大姐姐”,跟小姑娘聊起了一个她感兴趣的话题,两人慢慢熟络起来。“我跟她说我还没成为正式的老师,可以叫我姐姐。”何书雯的体贴,让小姑娘也变得很积极。
虽然暑假“云支教”结束了,但仍然有生活和学习上的交流,保证持续关爱不掉线。志愿者们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打开摄像头,聊聊近况,或者补课。相成龙告诉记者,“云支教”活动结束后,他与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约定之后有任何学习上的问题随时都可以交流。“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的方法是,先让他读一遍,我再给他分析,分析的过程中,我会结合短文解释和知识点,然后让他抄到笔记本上,等下一节课再回顾一遍,这样有利于他巩固知识、提升教学效果。30天下来,他比刚开始进步了不少。”
●凝聚青春力量 筑梦“云”端
相逢就是一种缘分,在这次“云支教”活动里,大家都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有的人收获了友情,有的人学会了感恩,有的人拥有了耐心。支教团成员平昌昊说:“这么多天的‘云’端陪伴,特殊时期不一样的方式,希望能够帮助点亮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能帮助他们在学业上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每一次的支教都会带给我新的成长,每一道题、每一篇课文都会有新的教学方式,给小朋友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也是锻炼我加工、整理知识的能力,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何书雯告诉记者,这次的“云支教”,她也得到了锻炼,对于自己陪伴的那个小女孩,她发自内心地为她感到骄傲。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