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光闪耀世界 徐州农科专家40年逐“梦”乡村振兴
40多年来,他把双脚扎入泥土,淡泊名利,潜心致力于甘薯科研,带领团队不断引领全国甘薯产业技术创新的步伐。他执着追寻甘薯梦的奋斗,结出了累累硕果。如今在江苏徐州,一个世界甘薯科研创新中心正加速打造;在业界,“世界甘薯看中国,中国甘薯看徐州”的说法更广为流行;在贫瘠地区,他的故事在脱贫群众口中传颂……
3月1日,徐州好人园迎来第九批三组新塑像,其中一组就是他的雕像。他就是今年68岁的徐州市农科院甘薯专家马代夫。
马代夫伏案工作
◆首倡生物技术,成果震惊世界
马代夫出生于1953年,中学毕业成为一名老三届知青到沛县插队。1975年,他进入徐州地区“五七农业大学”学习。毕业后他重返沛县工作,1980年调到徐州农科所,踏上了甘薯科研之路。
直至改革开放前,甘薯都是我国数亿百姓的基本口粮。那时甘薯品种一直来自日本,不抗病,产量也较低。“我要为中国提供原创的甘薯新品种。”刚踏进农业科技领域的马代夫下定决心。
1978年,徐州农科所老一辈农业科学家培育了抗病新品种“徐薯18”,让我国甘薯生产重获生机。然而几年后,因病毒长期积累,新品种产量出现明显下降情况。
对此,马代夫积极倡导研发甘薯脱毒技术。1996年,他带领团队经过无数次试验,成功研制出甘薯病毒检测以及脱毒薯培育利用新技术,为甘薯产量提高了近20%,震惊世界。该技术随即在我国大面积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3400多万亩,取得巨大经济效益。
在田间地头查看长势
◆紧随时代步伐,服务产业转型
为提高我国甘薯育种的整体水平,让甘薯业从扩面增量向提质增效转变,马代夫率先提出建立甘薯亲本筛选程序,侧重亲本主要性状遗传特点、抗病、营养品质等理论分析。每年马代夫带领课题组来往奔波于全国10多个实验基点,嫁接培育200多株亲本,配置100多个组合,播下3万余粒实生种。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用精准鉴定筛选出的骨干亲本育成33个新品种,其中13个品种受到国家、部、省、市科技成果奖励,累计推广利用面积达1亿余亩。1998至1999年,该成果相继荣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他主持育成的“徐薯”系列品种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徐紫薯”系列1—8号,花青素含量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徐薯22”为高产高淀粉品种,且发酵效率高,不到3吨薯干就能出1吨酒精。团队选育出的茎尖菜用甘薯、观赏性甘薯等,也受到中外消费者追捧。
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做实验
◆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架构产业体系
2008年,受原农业部委托,马代夫牵头调研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组建工作。众望所归,马代夫被推选为该体系首席科学家。由他主导制订的《甘薯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把我国甘薯产业技术水平明确为“保持世界先进”。
建立多套轻简化栽培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突破了鲜甘薯燃料乙醇高效转化关键技术;开发出一批与抗逆、抗病、高产、高淀粉含量等重要性状相关的实用分子标记,构建了世界上密度最高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克隆一批甘薯优异性状基因、部分基因功能得到了验证,建立国内唯一的分子信息数据库……
10余年来,马代夫带领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团队围绕甘薯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开展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水准的成绩,甘薯研究从落后、跟跑,到现在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成绩与荣耀的背后,是奋斗者筚路蓝缕痴心的求索。
在老同事、老上级们的记忆里,过往的岁月,马代夫的双休日、节假日多数都在试验田、实验室和计算机旁度过,一年365天几乎都在工作。
将近古稀之年的马代夫表示,他将不忘初心、责无旁贷,一如既往为我国甘薯学科和产业的发展,为助推乡村振兴而勤奋工作。
徐报融媒记者:樊海涛/文 陈艳/图、视频
编辑: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