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农民画”绘出美好“新图景”!徐州睢宁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1-01-22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李璐
2021-01-22  中国徐州网

民俗文化源于群众文化,群众既是民俗的传承者,又是民俗的缔造者。自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梁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以来,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动员和激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新时代民俗文化建设与推广中来。“戚姬绘艺”培训活动是梁集镇大力推行的民俗文化项目,也是极具地方艺术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

手绘美好生活  乡村刮起“文艺风”

“戚姬绘艺”培训活动开始于2018年,为了打造梁集地方品牌文化、特色文化,鼓励参与人员就地取材,将草帽、竹篓、柳编等地方特色手工艺品与色彩斑斓的儿童画、农民画相结合,为手工艺品注入生活的气息,展示当地乡村生活的同时,也赋予着手工艺品童真童趣的意味。

梁集镇文化站站长谢艳梅介绍,每次梁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戚姬绘艺”培训活动,总能吸引一大批中小学生以及农民画爱好者的参与。“绘画培训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填充了农民朋友的业余时间。生活与想象的碰撞促成了绘画作品的多样性,培养了他们‘发现美、学习美、运用美’的绘画精神,提供一个展示自身‘文艺范儿’的天地。”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将青山绿水、滚滚麦浪的美丽乡村场景精心绘制在小小草帽之上。生动传神的青蛙、凌风独开的寒梅、小桥流水的傍晚、风吹麦浪的田园,一幅幅手绘画保持了农民画原有的质朴、写实风格的同时,也对明快鲜艳的色彩进行了大胆运用,为农村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文化扶贫扶智  草帽里藏“致富经”

“戚姬绘艺”绘出美好生活,助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也用巧手和画笔帮助低收入群体脱贫致富奔小康。

梁集镇的低收入户大多是年龄较大、疾病缠身或者是失去劳动能力的人群,很难外出务工或从事体力劳动。梁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开展系列活动,邀请手工艺人手把手教授低收入农户柳条编织、草帽编织和捏制泥响巴,还从志愿者中选择有绘画专长的为农民作绘画技巧培训。

为了让传统手工艺品带动农民增收,梁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帮助村民注册草帽画商标,运营淘宝网店,多种渠道销售,让乡村草帽搭上互联网快车。

经过一年多的培训,许多村民已经能独立编织手工艺品,捏制泥响巴。泥响巴、手绘的草帽、扇子等在第六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展销,受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的称赞。“戚姬绘艺”项目参加第四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成为一大亮点,并获得铜奖,许多艺术团纷纷慕名而来,购买梁集手工艺品作道具。

截至目前,梁集镇“戚姬绘艺”项目共培训贫困户、低收入户、学生等共计2000多人,编织手绘草帽2000余个,蒲扇250多个,柳编产品800多个,捏制泥响巴3000多个。

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巧手绘就美好生活。“手工艺+农民画”让传统民艺融入农民生活,共绘一幅美丽乡村新图景。

编辑  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