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社会 > 正文

让创建成果“落地生根” 让70万百姓长享“红利”

2017-10-21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17-10-21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曲美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迎检工作告一段落,但在泉山区,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的发条仍是越“拧”越紧。

“如果说,迎检是一路艰辛、一路汗水,那么巩固和提升创建成果则需要一路执着、一路不懈,非如此,创建成果就会在一路回潮、一路松懈中慢慢消失,老百姓就无法真正从创建中受益。”泉山区委副书记薛永的话掷地有声:“我们要将创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努力为全区人民创造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今年10月,泉山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长效管理的实施意见》,针对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制定十项长效机制实现创建工作的常态化管理,同时投入上千万元专项资金,建立起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新格局,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让来之不易的创建成果“落地生根”,真正惠及70万泉山百姓。

长效机制“铸造”文明泉山

创建工作不仅打造了城市的筋与骨,培育了城市的灵与魂,更凝聚了城市的血与肉,带来的是城市品位和市民文明素质、生活幸福指数的持续提升。

在《意见》中,泉山区针对精神文明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志愿者服务工作、综合性文化服务站(中心)以及网吧、校园周边环境等文化市场五大类工作制定了长效管理机制,着力提升全区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化素质。

去年以来,泉山区评选出10万户“文明家庭”和1000个“文明楼栋”,近年来全区共涌现出“中国好人”10人、“江苏好人”7人、“徐州好人”17人。为巩固精神文明创建成果,泉山区专门设立了50万元“好人基金”,进一步深化“泉山正能量 身边好榜样”评选表彰活动,继续组织“文明家庭(楼栋)”“文明单位(社区)”“文明校园”评选,并针对涉农社区实施“新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每年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牵头评选出“百佳新市民”,给予适当表彰奖励。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目前泉山区已评选出9262名“泉山美少年”,今后还将继续深化这一评选活动,并将评选触角延伸至“美少年家庭”。此外,泉山区还常态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七彩的夏日”、“八礼四仪”养成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家长学校工作,积极发挥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作用,打造快乐缤纷的“童”字品牌。

志愿者服务工作长效机制重在健全各项志愿服务制度,完善志愿服务经费保障。对全区现有的14家街道综合文化站和105家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意见》提出制定统一管理规范,增加经费投入,通过品牌活动形成“一站一品”的基层文化格局。对于全区56家网吧及校园周边环境等文化市场,泉山区将构建严格的四级监管网络,严格行政审批,加强排查力度,持续整治隐患,为全区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公共文化环境。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我们通过各种评选和丰富的活动搭建平台,深入开展了文明家庭、 文明楼栋评选,新市民素质提升工程、订单式志愿服务活动、整治不文明行为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让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进来,进而潜移默化影响身边人,最终形成人人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局面。”泉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孙云静说。

长效机制“剑指”市容短板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容环境卫生的显著改善,每一位泉山区居民都看在眼里。但大家心里也不免有所担心:迎检工作结束后,这些成果还能维持多久?副区长刘明斩钉截铁地回答:“脏乱差的现象,绝不允许‘回潮’!”

为持续推进市容环境卫生改善,《意见》针对农贸市场、居民小区、市容秩序、公厕管理、小餐饮等五大薄弱环节制定长效管理机制,一方面延续过去有效的经验做法,另一方面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模式。

针对10个街道现有的554个居民小区,泉山区将其分为新上房小区、一般性物业管理小区、无物业管理小区进行分类管理,重点加强新小区的物业管理和违建处理,成立区级物业服务总公司,针对296个无物业小区设立街道物业服务分公司,计划到2018年底实现主城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切实解决老旧小区“没人管”“不好管”的问题。同时,加大力度清理小区杂物、城中村杂物和违法建筑,让居民小区保持靓丽面貌。

对于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沿街动态商铺等市容秩序管理的难点重点,泉山区继续推行“十有”管理模式(有设施、有巡查、有值守、有处罚、有整治、有疏导、有示范、有自治、有创新、有执纪),巩固现有整治成效,探索建立政府、街道、商户等多元化投入、多方力量共商共管整个街区的新机制。

农贸市场整治是泉山区文明创建的亮点之一。《意见》保留原有工作机制,继续突出日常管理“十个一”制度、突出市场经营单位管理主体责任和经营商户自我管理责任、实行契约式管理,确保全区正在经营的21个农贸市场和即将投入使用的汇邻湾等农贸市场始终保持整洁有序。

在小餐饮管理方面,泉山区推出多项创新举措。为破解餐饮业油烟扰民、居民楼下经营小餐饮等难点问题,泉山区积极探索环保公益诉讼的第三方监管新模式,同时设立严格的小餐饮准入“关卡”,依托城管网格化管理巡查队伍建立信息员报告制度,变事后监管为事前监管,用“看不见的手”为老百姓把好食品卫生的第一关。

长效机制“呵护”创建成果

“城市管理永无止境,而创建工作这根弦更是永远不能松。”薛永说,多年来,泉山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从而使创建活动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融入市民生活。

然而,创建成果是“易碎品”,没有长效机制的呵护,各种不文明现象极易回潮。为此,泉山区将文明城市、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列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属地管理、条线负责,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工作方案,科学实施,规范管理。

《意见》要求,区、街两级财力要加大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的投入,重点加大对精神文明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志愿服务工作、综合性文化服务站(中心)管理、网吧及校园周边环境管理、农贸市场管理、居民小区管理、市容秩序管理、公厕管理、小餐饮管理等十个方面的投入力度,大力推动规范整治,保障创建成果整体实现长效。

“此次《意见》的出台,既是民心所向,也是管理所需,更是发展所指。”薛永表示,巩固和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市民创造更加洁净整洁舒心的城市环境,创建工作不仅是政府层面的责任与义务,更需要借助市民的力量。“我们期待有更多人积极加入城市管理‘主人翁’的行列。只有万众一心,方能共撼泰山,只有70万泉山人民齐心协力,才能真正让创建成果落地生根,让幸福和文明之光照耀每一个角落。”他说。